自是吴分有岁灾,连年杼轴已堪哀。独饶此地无戎马,又见椰帆海上来。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一。唐代。归有光。 自是吴分有岁灾,连年杼轴已堪哀。独饶此地无戎马,又见椰帆海上来。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临江仙 秋柳。清代。朱玙。 金缕抛残镇掩门。轻烟淡淡黄昏。几行秋色满江村。陌头人去,惆怅欲销魂。细雨夕阳飞客燕,萧疏犹忆曲江滨。荣枯何必问前因。春风转瞬,依旧绿丝新。
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一作陪幸五王宅)。唐代。李乂。 家住千门侧,亭临二水傍。贵游开北地,宸眷幸西乡。曳履迎中谷,鸣丝出后堂。浦疑观万象,峰似驻三光。草向琼筵乐,花承绣扆香。圣情思旧重,留饮赋雕章。
过贾阆仙墓。清代。弘曣。 荒冢斜阳历古今,池边树噪夜栖禽。年前亲咏僧敲月,身后徒劳佛铸金。东野不来谁酹酒,昌黎长逝罕知音。石楼旧咏流传久,叹息无人解细吟。
再见吴渊卿长官时年八十一。宋代。郭祥正。 十七年前载酒过,重来携手喜如何。寿齐八十君方健,思及妻儿我已多。对槛残花犹可赏,隔帘小妓且频歌。人间事了无忧患,头上光阴任掷梭。
方岩书院次谢祭酒韵二首 其一。明代。王鏊。 谢家亭馆盛当时,弦诵俄闻发旧基。鹿洞未能来赐额,菟裘兼可便吾私。雨添书带庭前草,风动琅玕砌畔枝。自昔竹林誇放逸,未应文彩似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