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只似而今滋味。落日黄花衰草地。有英雄残泪。
片月亭亭西坠。不管幽虫吟砌。未审碧霄何意绪。恁茫茫无际。
谒金门 偶感。唐代。王夫之。 千秋岁。只似而今滋味。落日黄花衰草地。有英雄残泪。片月亭亭西坠。不管幽虫吟砌。未审碧霄何意绪。恁茫茫无际。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送晁补阙归日本国。唐代。赵骅。 西掖承休浣,东隅返故林。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
登通天塔。明代。释今无。 撑拄通天塔,翱翔砥柱堂。舣舟一上裂天荒,韶石下关回澜狂。双丸终古走寒光,此地乃尔高昂昂。不独河低天亦低,九成台上风琅琅。带得秋心过晚峡,还将逸眼傲朝霜。因忆去年登海鳌,扶胥脚底起洪涛。短鬓萧萧难掩雪,力弱心长首重搔。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宋代。释守卓。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不落宫商,是何曲调。古洞风清,寒潭月皎。报公知,须晓了,融峰最好音声鸟。
寄题郢州白雪楼。宋代。梅尧臣。 楚之襄王问於宋玉,玉时对以郢中歌。歌为白雪阳春曲,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至此和者才数人,乃知高调难随俗。後来感慨起危楼,足接浮云声出屋。中古客应无,怊怅鲲鱼孟诸宿。楼倾复构春又春,酒泻琉璃烹锦鳞。青山绕栏看不尽,眼穿荡桨石城人。去知何在,寒花雨歛自生嚬。今闻太守新梁栋,试选清喉可动尘。
莺啼序 用梦窗韵纪梦。近现代。周岸登。 神清洞天缥缈,款罗扃岫户。藐姑射、冰雪仙人,梦惊春换年暮。黯无语、潜申怨抑,琴丝宛转歌芳树。倚回阑、愁眼茸茸,话言低絮。再世琼箫,梦里见了,似轻云罩雾。故环在、笋束荑柔,年年重展心素。倩魂离、华鬘几劫,泪痕湿、鲛丝千缕。恨难禁,风露高寒,上清鹓鹭。瑶宫谪久,故国依稀,寄燕洪倦旅。别恨在、蜀魂鹃拜,桂管鸾远,爨玉炊矛,瘴江烟雨。蛮花自冶,蛮熏愁重,文园持节邛都道,镂灵关、驾鹊孙源渡。蛙泸海日,星回胜节曾来,浣笔醉题风土。游春梦觉,锦瑟歌长,费练裙白苎。渐满地、愁苗含艳,瘴草抽红,恼乱琴心,凤鸾双舞。清真旧谱,蘋洲渔唱,周郎披扇还顾曲,变新声、鹅管调鹍柱。乘槎便溯河源,圣约灵期,定教证不。
许洞归吴中。宋代。杨亿。 春渚归艎不暂留,青丝如葆恐逢秋。骚人已得江山助,赋客终陪霰雪游。三径未荒休欢鹏,十浆先馈定惊鸥。洞庭霜橘疁田粟,岁计犹堪比彻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