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姬不畏晚寒多,绿舫红衣柳下过。
满浦秋衣已零落,如何犹唱采莲歌。
江上偶见。唐代。高启。 阿姬不畏晚寒多,绿舫红衣柳下过。满浦秋衣已零落,如何犹唱采莲歌。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刺濆淖。宋代。范成大。 峡江饶暗石,水状日千变。不愁滩泷来,但畏濆淖见。人言盘涡耳,夷险顾有间。仍于非时作,未可一理贯。安行方熨縠,无事忽翻练。突如汤鼎沸,翕作茶磨旋。势迫中成洼,怒霁外始晕。已定稍安慰,儵作更惊眩。漂漂浮沫起,疑有潜鲸噀。勃勃骇浪腾,复恐蛰鳌拚。篙师瞪褫魄,滩户呀雨汗。逡巡怯大敌,勇往决鏖战。幸免与斋入,还忧似蓬转。惊呼招竿折,奔救竹笮断。九死船头争,万苦石上牵。旁观兢薄冰,撇过捷飞电。前余叱双来,山险固尝偏。今者击橶誓,岂复惮波面。澎澎三峡长,澎澎一苇乱。既微掬指忙,又匪科头慢。天子赐之履,江神敢吾玩?但催叠鼓轰,往助双橹健。
鬼猎图。元代。凌云翰。 终南进士乃好武,野魅山精皆部伍。蒐田也欲从四时,作气恍如聆一鼓。铜钲先鸣地欲裂,皂盖后张风为举。蹇驴足跛不受鞭,良犬尾摇何用组。锦绦未许纵苍鹰,铁絙犹能缚玄虎。跳踉众鬼为卒徒,矍铄一翁作谋主。或为狼顾背拔鎗,或作猱升前试斧。鸱鸣口应已张弓,蛇偃肩担来彀弩。身凭大盾宛转遮,手弄飞槌高下舞。坐作击剌众莫当,进退超骧孰敢侮。狰狞以觉口吐牙,轻捷浑疑臂生羽。逐禽不假御车舆,获兽何劳施网罟。亦知尘世有司存,颇类神仙足官府。画工后辈效前人,戏笔何年追旧谱。已无吴生名坛场,复有颜辉好奇古。周易取象车载一,韩子送穷名数五。如斯情状不易知,更欲形容亦良苦。谩于唐殿啖虚耗,何似渔阳制胡虏。且须留取作岁除,爆竹一声春满宇。
水仙花三叠前韵。清代。夏孙桐。 祗有维摩可共庵,玉梅花下九逢三。香分斐几龙涎烬,静伴疏帘麈尾谈。应为淩波偏影瘦,却当晴雪觉春酣。幽芳风格凭何似,龙女参禅未證男。
挽李长庚。清代。阮元。 谁遣孙恩剩一船,非公追不到南天。远探蛟窟五千里,苦历鲸波四十年。隔岁过门皆不入,乘潮澈夜每无眠。雅之若与牢之合,早见台澎缚水仙。
点绛唇。清代。顾贞观。 几日桥南,金钱遍买相思卦。海棠祠下,乞个寻欢假。莫倚风流,忘了当初话。归来罢。寄声司马,收拾琴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