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烟际发,隐隐岩中应。
初来觉寺遥,乍歇看山暝。
惆怅未眠人,空斋几回听。
闻钟。唐代。高启。 迢迢烟际发,隐隐岩中应。初来觉寺遥,乍歇看山暝。惆怅未眠人,空斋几回听。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游鸿山。明代。秦旭。 梁鸿山下放归舟,细雨微风晚不收。灯影凄迷过半夜,客怀牢落似三秋。老无白雪酬知己,贫有黄金买莫愁。一曲吴歌惊梦觉,起看河水带星流。
春水。宋代。李石。 倚杖河边记水痕,眼明喜见白鸥群。雨声夜向九峰泻,江势朝来三堰分。窟宅蛟龙元自擅,邻家鸡犬要相闻。我师一饱关天意,收拾晴风放密云。
马上望西山。清代。董潮。 谷口远烟微,苍然起寒色。不知尘士中,有此翠欲滴。回峰断归云,半岭积余日。钟遥寺不分,雪浅径微出。望眼极空明,新妆殊姽婳。征途逼岁新,游子倦行役。对此融心神,庶几慰躅踯。欲携九节筇,线路通双屐。手揽碧芙蓉,凌虚送归翼。怅望渺灵源,马蹄去安极。
长生桧。宋代。苏绅。 几年飞锡倦寻芳,云衲斓斑掩竹房。一榻夜禅蒲座稳,满盂春供药苗香。汲泉岩畔惊猿饮,裁苇池边引鹭翔。像室雾昏灯焰小,石楼风度磐声长。攀萝别岭冲寒雾,扫叶前林趁晓霜。大抵僧居遗俗虑,此中身世更清凉。
倚危楼、一笛翠屏空,万里见天心。度野光清峭,晴峰涌日,冷石生云。帘卷小亭虚院,无地不花阴。径曲知何处,春水泠泠。
啸傲柴桑影里,且怡颜莫问,谁古谁今。任燕留鸥住,聊复慰幽情。爱吾庐、点尘难到,好林泉、都付与闲人。还知否,元来卜隐,不在山深。
甘州(题赵药牖山居。见天地心、怡颜、小柴桑,皆其亭名。)。宋代。张炎。 倚危楼、一笛翠屏空,万里见天心。度野光清峭,晴峰涌日,冷石生云。帘卷小亭虚院,无地不花阴。径曲知何处,春水泠泠。啸傲柴桑影里,且怡颜莫问,谁古谁今。任燕留鸥住,聊复慰幽情。爱吾庐、点尘难到,好林泉、都付与闲人。还知否,元来卜隐,不在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