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包六合罔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钓台诗。唐代。范仲淹。 汉包六合罔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武夷十咏 其十 虹桥板。明代。徐熥。 一从仙乐散丹霄,千载长虹亘未消。待得丹成生羽翼,手攀日月过虹桥。
和南康守韵。宋代。袁甫。 结亭故事重牛出,领略匡庐高更高。身在山中学面目,心游局外见分毫。平湖雪意天急,古木风声卷地号。此地徐笔鼛鼓节,知公一念在民劳。
借韵简叔向陈先生。元代。朱希晦。 干戈寻满地,愁杀杜陵人。云蔽青霄日,风扬碧海尘。积骸腥血满,飞檄羽毛新。倦坐凭乌几,长吟岸白纶。拥麾思宿将,伏阙忆忠臣。何日枭群寇,馀波泽四民。朝廷安反侧,草莽足容身。会见祠郊庙,歌诗荐白麟。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活板。宋代。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知乐亭。明代。王鏊。 深巷逶迤接远汀,小园花竹闭幽亭。春池水漫鱼游乐,午院风微鹤梦醒。有榻可能分我坐,无弦元不要人听。日长读罢参同契,正对前山一点青。
山月行(一作关山月)。唐代。皎然。 家家望秋月,不及秋山望。山中万境长寂寥,夜夜孤明我山上。海人皆言生海东,山人自谓出山中。忧虞欢乐皆占月,月本无心同不同。自从有月山不改,古人望尽今人在。不知万世今夜时,孤月将□谁更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