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与子别,携手复何时?匹马从兹去,双鱼慰所思。
微风动宝树,朗月映花池。此地终同往,何当怨远离。
送吴体中归皖城,体中与余有净土之约,故诗中及之。唐代。袁宗道。 都门与子别,携手复何时?匹马从兹去,双鱼慰所思。微风动宝树,朗月映花池。此地终同往,何当怨远离。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秦州。明代。郑岳。 成周仍祀益,非子始封秦。列国舆图尽,西戎霸业新。山川犹故国,宇宙一浮尘。杜老侨居处,诗篇尚有神。
授产儿辈作 其一。明代。王世贞。 今日何宴会,毕享馂其余。儿女前跪列,手授一束书。汝祖饘粥资,非窘亦非舒。斋中歌九友,汝父日与居。弃之忽若遗,不复意踌躇。缓步西南去,落日照精庐。一瓢挂空壁,其乐当何如。
吴门怀古。明代。顾璘。 南眺荒原思惘然,阖闾城古澹苍烟。吴宫已没弹丝处,胥渚犹伤赐剑年。渺渺晴湖浮远岫,萋萋春草下平田。长洲废苑那堪问,落日祇馀麋鹿眠。
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二首。宋代。金履祥。 圆融无际大无馀,万象森然本不癯。百圣渊源端有在,六经芳润几曾枯。人于心上知涵处,古在书中非远图。会到一源惟太极,包牺原不与今殊。
谪官之湘潭夜泊萧家林和庄孔旸韵。明代。黄仲昭。 鸦背残阳度远洲,荒村篱落暮烟稠。浮生飘泊多行路,此地经过几系舟。恋阙心随云北去,思亲梦逐水东流。临风却羡沙头鹭,欲结新盟谢远游。
矩洲杂咏五十首 其七。明代。黄衷。 竹外逢人常不冠,溪方愚号谷方盘。五风十雨浑闲计,记得三回赏牡丹。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宋代。陈著。 纷纷万变自鸿荒,人事都归梦一场。龚胜余生只廉里,渊明初意岂柴桑。山林有味儿亲圃,风雨无眠客对床。衰老近来诸事废,渔樵唱和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