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暮拟经过石渠署,
朝将出入铜龙楼。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
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男儿立身须自强,
十五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
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文昌宫中赐锦衣,
长安陌上退朝归。五侯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
杂曲歌辞。缓歌行。唐代。李颀。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暮拟经过石渠署,朝将出入铜龙楼。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男儿立身须自强,十五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五侯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僚揖者稀。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前参政浙西廉访徐子方得代送别三十韵。元代。方回。 往时参大政,诸老扈先朝。合执调元柄,犹乘问俗轺。登良爰改纪,肃政各迁乔。明甚奎文揭,坚能泰岳摇。吴山悬夜月,浙水喷秋潮。荐拔皆奇士,寅恭尽选僚。重名三翮鼎,古韵九成韶。混合氛祲定,因循习尚骄。不扶儒学起,焉革庶风浇。周继言堪考,殷因世未遥。西湖旧精舍,南渡昔圜桥。祠植三贤仆,书重万卷雕。武林增炳焕,文庙郁岧峣。不朽垂声价,无穷沸咏谣。学肩游子夏,谟过益皋陶。鹏运三千日,龙飞九五朝。遐方驰币聘,曲艺齿旌招。共拟膺三锡,何烦奉六条。有心思绿野,无意上青霄。壮节甘恬退,高风久寂寥。一閒如我愿,百病应时消。佥谓衣当{衣中加八},公宜馆有翘。终烦坐廊庙,未许老渔樵。世道存元气,天时正斗杓。围腰堪玉带,画像早金貂。庆会逢樛木,恩荣侈蓼萧。自怜耽杜酒,谁肯顾颜瓢。每辱高轩过,无嫌哄市嚣。七旬惭暮景,三载傍清标。再见知何日,临风泪欲飘。
舟行书事,寄杭州崔员外。唐代。姚合。 张颐任酒浇,开眼信花烧。旧国归何滞,新知别又遥。夜行篙触石,晚泊缆依桥。若未重相见,无门解寂寥。
送叶一山求官。元代。尹廷高。 金台百尺正招贤,肯恋槎川二顷田。直欲排云叫阊阖,未应钓月老林泉。剑横壮气冲燕雪,马踏平芜度楚烟。他日北方看燄焰,愿乘款段候归鞯。
读禅月集。宋代。黄希旦。 唐末高僧号贯休,篇章激切近诗流。烟华雪月何妨咏,水竹云林不碍游。蜀国至今名籍甚,兰溪当日迹淹留。此心弹指虽云妙,争奈阇黎未点头。
有所思。元代。周巽。 长门春寂寂,宫漏夜迟迟。明月流珠户,轻风开绣帷。昔承恩宠处,犹想梦来时。不见金銮幸,惟应玉箸垂。灯花明又暗,佳期杳难期。
送董监部。宋代。孔平仲。 西风槐半黄,行客车马动。扬鞭望都城,壮气不可控。朝廷新改科,诗赋斥无用。君能通古书,义理善折衷。先锋陈典谟,后骑出歌贡。以兹趋大敌,坐可图百中。青春闻喜处,醉弁宫花重。去矣当自强,勿作思归梦。
洪雅葛仙砚。宋代。陆游。 异砚出汉嘉,温润苍玉质。因形作兽背,得墨如点漆。才高德亦全,终月不更笔。蛮溪大沱辈,乌敢相甲乙。从我归吴中,略计将万日。摩拂不去手,有若琴在膝。名晦知者稀,体重盗计窒。惟当草太玄,不污管商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