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惟见两童子,林前汲井华。
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
上章人世隔,看弈桐阴斜。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题卢道士房。唐代。李颀。 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惟见两童子,林前汲井华。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上章人世隔,看弈桐阴斜。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泗水行。唐代。张籍。 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春冰销散日华满,行舟往来浮桥断。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
刘广文擢北司马诗送之。明代。胡应麟。 汉殿移官入,燕台谒帝行。敦诗元郤縠,议礼旧荀卿。海国朝霞丽,江城霁雪明。题书频寄忆,翘首北鸿征。
童子良和徐晓山春暮行乐。元代。叶颙。 落花香径红堆积,莺老慵歌蝶懒拍。平生爱花复爱春,为见春归痛怜惜。杖藜
咏贺长公枕溪新筑。明代。陶益。 数亩园中独乐身,别从青野结溪邻。榆枝折罢吹藜火,柿叶书残岸葛巾。避俗已拚人共弃,投閒还许鹭相亲。镜湖一曲能如否,解说风流老季真。
寄扬州侯都监。宋代。司马光。 木落淮南树,秋风日夜高。月临扬子渡,雪卷广陵涛。不得同萧散,何因破郁陶。空凭尺书速,未解梦魂劳。
元夕未斋席上次赵类庵韵。明代。顾清。 合有新诗记此朝,好天良会故人招。千门华月春如盎,三日东风冻已消。银瓮酒香分锦荔,綵屏灯影乱虹桥。只应不及双龙辇,飞上鳌山听凤箫。
和王冲之喜雨呈张文伯。宋代。王之道。 指点邦人著眼看,鲁侯雩祭正玄端。望来已见千山雨,此去那忧百谷乾。高廪有期从{左禾右齐}敛,奔霆何处起龙蟠。新诗得得书灵应,传与群公好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