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看木槿落花稀,更惜年光似鸟飞。
斗酒黄鸡堪共乐,青山无恙故人非。
新秋西郊杂兴。唐代。李先芳。 因看木槿落花稀,更惜年光似鸟飞。斗酒黄鸡堪共乐,青山无恙故人非。
(1511—1594)明湖北监利人,寄籍山东濮州李庄(今李进士堂镇),字伯承,号北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新喻知县,迁刑部郎中,改尚宝司丞,升少卿。降亳州同知,迁宁国府同知,以言官抨击罢。自负才名,多所傲睨。谙晓音律,尤妙琵琶。壮年罢官,优游林下,享文酒声伎之奉四十余年。中进士前,诗名已著。以出为外吏,故不在李攀龙等七子之列,晚年语此,每愤懑不已。有《读诗私记》、《江右诗稿》、《李氏山房诗选》。 ...
李先芳。 (1511—1594)明湖北监利人,寄籍山东濮州李庄(今李进士堂镇),字伯承,号北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新喻知县,迁刑部郎中,改尚宝司丞,升少卿。降亳州同知,迁宁国府同知,以言官抨击罢。自负才名,多所傲睨。谙晓音律,尤妙琵琶。壮年罢官,优游林下,享文酒声伎之奉四十余年。中进士前,诗名已著。以出为外吏,故不在李攀龙等七子之列,晚年语此,每愤懑不已。有《读诗私记》、《江右诗稿》、《李氏山房诗选》。
初冬同伍国开兄弟雨中寻梅。明代。李孙宸。 闻道江梅好,相期江水滨。不辞微雨湿,为觅淡妆人。蕊似含情待,枝偷剌眼新。何须看庾岭,数朵不胜春。
茶山贡焙歌。唐代。李郢。 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台价无比。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陵烟触露不停探,官家赤印连帖催。朝饥暮匐谁兴哀,喧阗竞纳不盈掬。一时一饷还成堆,蒸之馥之香胜梅。研膏架动轰如雷,茶成拜表贡天子。万人争啖春山摧,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吾君可谓纳谏君。谏官不谏何由闻,九重城里虽玉食。天涯吏役长纷纷,使君忧民惨容色。就焙尝茶坐诸客,几回到口重咨嗟。嫩绿鲜芳出何力,山中有酒亦有歌。乐营房户皆仙家,仙家十队酒百斛。金丝宴馔随经过,使君是日忧思多。客亦无言征绮罗,殷勤绕焙复长叹。官府例成期如何!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
慎独斋。唐代。王翰。 危坐穷经得趣深,敬存直欲禁邪淫。道求实用惟王业,学到真知见圣心。方寸不欹天地位,气机才动鬼神临。先生犹恐多岐盛,用扁高斋要自箴。
罗母太宜人八十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南陆清和始,北堂燕喜初。会成青鸟信,恩重紫鸾书。五马何妨远,三鳣自不虚。盈阶多宝树,雨露更何如。
湖村八景 其八 僧舍晓钟。清代。徐搢珊。 湖西村近紫云坛,日日钟催曙色寒。百八声声分紧慢,万千梦梦记阑残。花间空自思长乐,饭后应怜在木兰。可笑老僧终不醒,拈珠入定坐蒲团。
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 其三。宋代。张孝祥。 先生名字帝所识,三节在道已相望。早晚鸣珂朝玉阙,朱衣正在殿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