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夹通径,一水清而纡。有客坐松下,含笑读汉书。
乃知绛与灌,不若商山癯。百战徒尔劳,一语雅且都。
汉祚垂四百,元启子房谟。
松下咏古。唐代。陈烓。 古松夹通径,一水清而纡。有客坐松下,含笑读汉书。乃知绛与灌,不若商山癯。百战徒尔劳,一语雅且都。汉祚垂四百,元启子房谟。
陈烓(1449~1527年),陈叔刚胞侄,字文用,号蒙庵,晚号留余。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任潮州推官,饶平山民抗拒官府苛税,陈烓前往处置,十日即告安定。他巡行之处,冤民有从数百里外前往告状者,立即判决,案无滞留。后升南京御史,巡视两浙,奏劾贪吏监司以下13人,名声大起。弘治元年(1488年),陈烓上疏奏苏民困等8事,均被采纳,后升广西佥事、浙江佥事,以病辞归。 ...
陈烓。 陈烓(1449~1527年),陈叔刚胞侄,字文用,号蒙庵,晚号留余。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任潮州推官,饶平山民抗拒官府苛税,陈烓前往处置,十日即告安定。他巡行之处,冤民有从数百里外前往告状者,立即判决,案无滞留。后升南京御史,巡视两浙,奏劾贪吏监司以下13人,名声大起。弘治元年(1488年),陈烓上疏奏苏民困等8事,均被采纳,后升广西佥事、浙江佥事,以病辞归。
茆山歌。明代。唐文凤。 茆山三峰瘦于削,拔地劖天起岩崿。茆家兄弟已成仙,翩然欲下骑丹鹤。琼宫琳宇相参差,灵芝瑞草何葳蕤。羽衣或跨黑虎降,玉印曾获白兔窥。可怜桑田变沧海,依旧三峰森翠霭。山中有客久出游,孟浪不归今几载。昨朝青鸟传云书,招邀好觅烟霞居。白石炊香凝雪粒,黄精酿熟浮玉蛆。飙车忽乘归兴速,茆山之歌已终曲。慇勤为我谢茆仙,丹台许注长生箓。
送沈学士守毗陵。宋代。苏颂。 使君四十五专城,新向鸿都得请行。高阁和铅人暂去,秋郊驱弩吏趋迎。兰陵郡邑今尤盛,阳羡溪山古有名。赋政优游多乐事,东园应不负飞觥。
踏莎行·细草愁烟。宋代。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阑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槿树。宋代。谢翱。 白犬吠行人,西风杵臼新。洗香澄宿水,曝发向秋邻。野草依沟尽,宫花入帽频。人家小门径,怜尔独相亲。
儿女情多。甚千秋万古,不易消磨。拔山力尽英雄困,垓下尚拥兵戈。含红泪,颦翠峨,拌血污游魂逐太阿。草也风流犹弄,舞态婆娑。当时夜间楚歌。叹乌骓不逝,恨满山河。匆匆玉帐人东去,耿耿素志无他。黄陵庙,湘水波。记染竹成斑泣舜娥。又岂止虞兮,无可奈何。
秋色横空 (本名玉耳坠金环,秋色横空盖前。元代。白朴。 儿女情多。甚千秋万古,不易消磨。拔山力尽英雄困,垓下尚拥兵戈。含红泪,颦翠峨,拌血污游魂逐太阿。草也风流犹弄,舞态婆娑。当时夜间楚歌。叹乌骓不逝,恨满山河。匆匆玉帐人东去,耿耿素志无他。黄陵庙,湘水波。记染竹成斑泣舜娥。又岂止虞兮,无可奈何。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十。明代。吴与弼。 人生何所贵,贵在为丈夫。古今表表者,脂韦岂良图。风霜竹凌厉,冰雪梅清癯。壮志一少懈,焉足为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