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径盘旋接汉霄,白云流水隔虹桥。缑山跨凤吹笙侣,东去扶桑路不迢。
星岩二十景 其七 蓬壶仙径。唐代。谭谕。 石径盘旋接汉霄,白云流水隔虹桥。缑山跨凤吹笙侣,东去扶桑路不迢。
谭谕,高要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任五河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四。 ...
谭谕。 谭谕,高要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任五河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四。
厓山吊古 其一。明代。曾仕鉴。 草市行宫古木阴,闽杭回首一沾襟。双龙北去金瓯缺,六马南来玉玺沉。尝胆未消干隧愤,攀髯无限鼎湖心。凄凉莫问祥兴事,禾黍离离江水深。
紫云山途中 其一。清代。劳蓉君。 重寻归径紫峰西,回首禅关路已迷。出岫云都随足起,衔山日正及肩低。溪桥断处撑双塔,烟树丛中卧一犁。不有阮孚千两屐,那能摩壁尽留题。
寄感山二诗僧。宋代。姚勉。 读君桑苇疎篱句,知得犹存用世心。拄杖借将来解虎,不须深卧白云深。
清明二首 其一。宋代。方一夔。 汉世诸陵已古邱,悲风摵摵老梧楸。金人往日泪曾堕,石马何时汗忽流。江北江南千里隔,身前身后百年愁。九原定有英灵在,消得寒儒浪白头。
玉台观(滕王造)。唐代。杜甫。 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
夏夜泛江因造澹山。明代。王恭。 画舫宜凉夜,沧江酒气清。星河分棹影,鸥鹭起歌声。海旷天低水,潮平月到城。澹山有佳处,遥见蚌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