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扶胥古渡边,惯听鸣雨散空川。枕屏淅沥虚相聒,不似西林翠筱前。
秋夜应城馆听雨三首 其二。唐代。黄衷。 我家扶胥古渡边,惯听鸣雨散空川。枕屏淅沥虚相聒,不似西林翠筱前。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东郊田园(四首)。明代。顾璘。 刈麦思时旸,分苗望时雨。彼苍于农人,迁就亦良苦。好雨从东来,原田白丱丱。老稚荷蓑出,绿缛纷可睹。引耜骧且鸣,余欢及家牯。连岁荒负租,颇遭官长怒。今幸占有年,且愿给公赋。絮酒兼灸鸡,殷勤祝猫虎。¤
丙午普觉看梅。宋代。刘植。 寂寂西岩寺,何人访静来。重寻旧游地,惟有道师梅。树蠹应留雪,香清不受埃。可堪玄鬓改,春已隔年催。
二砺。宋代。郑思肖。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留题黄山院。宋代。杨亿。 禾黍离离一径通,游人揽辔即过從。趁齐绸缎鸟闻疏磬,出定高僧见偃松。夜静翕灯凝古殿,雨馀岩溜迸前峰。昔年曾此题名处,素壁欹斜翠藓重。
山中杂诗 其一。宋代。程炎子。 侧耳桥边听,声声在翠微。自甘留此坐,何苦劝人归。院悄惊春昼,山空恋夕晖。得如鸥与鹭,对我欲忘机。
题山水扇面。明代。陈航。 林下春风来,千年翠如璧。云拥群木深,溪回百川寂。中有幽人居,清朝此投迹。邂逅得良朋,于焉咏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