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袁萧洒似庞公,十载交游伯仲中。
尺素怀人劳强饭,一瓶饷远笑擎空。
总无儿女谋身易,示有威仪与俗同。
苦忆西郊共携手,江南今已楝花风。
寄怀袁伯修。唐代。陶望龄。 楚袁萧洒似庞公,十载交游伯仲中。尺素怀人劳强饭,一瓶饷远笑擎空。总无儿女谋身易,示有威仪与俗同。苦忆西郊共携手,江南今已楝花风。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离家作二首。宋代。杨时。 败叶辞故枝,惊飚送微雨。田庐向收获,城中亟完补。游子欲何之,道路修且阻。挽首谢田父,予生厌覉旅。
吊刘蕡祠。明代。郑善夫。 自昔悲歌地,刘生有墓祠。只余经世志,况值讳言时。去国英雄尽,还山事业迟。黄金旧台北,搔首动遐思。
闲居自述。唐代。顾况。 荣辱不关身,谁为疏与亲。有山堪结屋,无地可容尘。白发偏添寿,黄花不笑贫。一樽朝暮醉,陶令果何人。
听薛阳陶吹芦管。唐代。张祜。 紫清人下薛阳陶,末曲新笳调更高。无奈一声天外绝,百年已死断肠刀。
为立亭十二弟题画兰 其二。清代。缪公恩。 擎空峭壁对晴晖,附有芳兰倚翠微。一霎天风岩畔过,幽香合向碧霄飞。
转经。清代。牛焘。 晓策蹇驴踏绿莎,投林野宿傍栖鸦。军持不汲寒烹雪,黔突无炊渴煮茶。古刹名山夸足迹,毡裘毳幕寄生涯。如何佛法传西竺,反向中州觅法华。
偶成 其二。近现代。刘咸荥。 点染闲中雅趣长,新红浅碧杂深黄。嫣然自结邻家伴,花亦如人两过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