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食字饱,渴饮松煤汁。共压强韵诗,思苦笔未湿。
纷如舟竞渡,红锦志先得。胜事出危险,好语生迫急。
每爱孟东野,铜斗夸射鸭。虽无壮士怀,幽韵写蒙幂。
飞情高鸟堕,洗恨游鲂赤。不独吟者劳,闻歌已头白。
伊余亦何事,肩耸发去帻。胡不日中眠,强效寒虫泣。
灵均去我久,风雅道渐缺。我欲拜低头,谁是词坛客。
何当唤韩孟,去作城南集。
端午日无念师二詹生吴生同集斋中偶看坡公汁字韵诗戏效韵四章末章呈似念公 其三。唐代。陶望龄。 生平食字饱,渴饮松煤汁。共压强韵诗,思苦笔未湿。纷如舟竞渡,红锦志先得。胜事出危险,好语生迫急。每爱孟东野,铜斗夸射鸭。虽无壮士怀,幽韵写蒙幂。飞情高鸟堕,洗恨游鲂赤。不独吟者劳,闻歌已头白。伊余亦何事,肩耸发去帻。胡不日中眠,强效寒虫泣。灵均去我久,风雅道渐缺。我欲拜低头,谁是词坛客。何当唤韩孟,去作城南集。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将赴试白下走笔别荃之。明代。李流芳。 忆㫺婉娈时,与子有成说。悠悠路傍人,使我意不彻。龌龊不足论,但念子羁绁。人生非鹿豕,岂难相诀绝。不忍区区诚,执手即呜咽。白门河畔柳,句曲邸中月。维舟复沽酒,与子行相挈。车尘十尺深,关路百盘折。奚囊共结束,蹇卫争蹩躠。村醪解饥劬,松柴憩烦热。十年谙客味,梦到魂欲裂。况复与子辞,独行何孑孑。水行多风浪,陆行畏炎魃。车行虞臲卼,马行忧蹉跌。世路皆如此,吾生何屑屑。白龙百亩山,嘉木荫成列。朅来偕吾友,掉头意已决。永怀向子期,遂陋张生舌。兹游非本情,聊以当一吷。子如有两意,请与子长别。
景福东厢诗·赐果。宋代。司马光。 南海荔支来,别馆蒲萄成。匪颁浃下陈,捧拜同驭荣。置黍敢先食,览盘多未名。怀核待归种,复愁千岁生。
寄题陆振之与閒堂。元代。赵孟頫。 一閒天所与,万事世从疏。名教有乐地,安心为广居。林间听啼鸟,濠上看游鱼。意适无馀想,时还读我书。
少保张公挽词三首 其三。宋代。孙觌。 并辔天街里,联裾省户中。追参两班合,醉笑一尊同。我老犹占鵩,公豪正吐虹。忽骑箕尾去,悽断白头翁。
黎秘书刘观察刘金吾丘计部李环卫周明府康茅朱三山人出饯即席赋 其三。明代。胡应麟。 四海论交碣石宫,一时携手向西风。惟应别后严陵钓,千尺重悬大海东。
谢师厚归南阳效阮步兵。宋代。梅尧臣。 一日复一朝,一暮复一旦。与子相经过,少会不言散。我心终未极,岁月忽云晏。嘶马思长道,孤鸟逐前伴。驾言慕俦侣,怀抱若冰炭。南临白水湄,风雪振高岸。意恐慈母念,疾驰节已换。解剑登北堂,幼妇笑粲粲。弊裘一以缝,征尘一以澣。而我客大梁,衣垢自悲叹。
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唐代。柳宗元。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