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肩火色负轮囷,臣壮何曾不若人?文倘有光真怪石,足如可析是劳薪。
但工饮啖犹能活,尚有琴书且未贫。芳草满江容我采,此生端合附灵均。
杂感四首 其三。唐代。黄景仁。 鸢肩火色负轮囷,臣壮何曾不若人?文倘有光真怪石,足如可析是劳薪。但工饮啖犹能活,尚有琴书且未贫。芳草满江容我采,此生端合附灵均。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蒲中杂咏 南轩。宋代。赵鼎。 璧月沉沉过女墙,时闻桂子落天香。三山碧海无消息,双燕归飞秋色荒。
汉宫春。清代。陆求可。 秋色无涯,正蒹葭采采,鹭羽飞飞。才见开襟楼上,露重星低。又中秋、月转银盘,槎客方归。潦水静,寒潭照影,丹枫乱点人衣。对此天清气肃,便篮舆乍登,胜地追随。看他渔舟初唱,雁阵初齐。陶然共醉,语骚人、漫赋心悲。更待那、松间黄菊,开时稳卧东篱。
双头芍药 其二。宋代。徐积。 国艳妆成总一般,月娥霜女不相干。春闺有恨须招伴,夜帐无夫并怯寒。谁道皇英沈水去,好教刘阮凭阑看。阳台云雨如俱解,妒宠争妍有万端。
题竹送李绍检讨。明代。杨士奇。 安成李克述,三岁在词林。言色温如玉,操持坚断金。君恩紫诰重,亲舍白云深。万里归荣日,聊贻淇澳吟。
别矩洲六言六首 其二。明代。黄衷。 东村才分渠水,南浦初移荔枝。田舍犹闻笑语,主人未有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