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泛舟衡阳,遇风,舟濒覆。船上儿甫十龄,曳舟入港
,风引舟退,连曳儿仆,儿啼号不释缆,卒曳入港,儿两
掌骨见焉。
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
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
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
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
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
儿缆船并叙。唐代。谭嗣同。 友人泛舟衡阳,遇风,舟濒覆。船上儿甫十龄,曳舟入港,风引舟退,连曳儿仆,儿啼号不释缆,卒曳入港,儿两掌骨见焉。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
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花烛辞调张子和比部纳姬姬静海人 其一。清代。孙原湘。 剪锦为帆桂作桡,渡江桃叶自吹箫。侬家丁字沽边住,生小垂杨斗细腰。
转应曲 题倚石美人图。清代。钱斐仲。 可是相思难遣。可是寻芳犹懒。无语倚云根。只觉佩环声颤。凝盼。凝盼。却把绣苔偎暖。
游张山人园。宋代。苏轼。 壁间一轴烟萝子,盆里千枝锦被堆。惯与先生为酒伴,不嫌刺史亦颜开。纤纤入麦黄花乱,飒飒催诗白雨来。闻道君家好井水,归轩乞得满瓶回。
跋宛陵集。清代。李学孝。 嗟哉陶韦久不作,大年衲被纷拿攫。但得音从肺腑流,东野穷愁复不恶。我观梅宛陵,寄兴何古泊。落墨遥遥天地间,风人情性吾其托。冰雪文章避俗携,太羹元酒供斟酌。疏星澹月江风微,癯然独立瑶台鹤。
坐看皎月出云间,岂为扶阳力不悭。顷刻阴翳消宇内,普天光照遍人寰。
正逢汤沐生春色,想见宫闱霁圣颜。自是大明千万世,将呼嵩岳寿南山。
中秋集余望筠馆时久坐方得月会逮税使之横于楚者又逢圣诞志喜分得山字。明代。温纯。 坐看皎月出云间,岂为扶阳力不悭。顷刻阴翳消宇内,普天光照遍人寰。正逢汤沐生春色,想见宫闱霁圣颜。自是大明千万世,将呼嵩岳寿南山。
送林太常考绩北上。明代。尹台。 南省清卿羽旆驰,功书名奏九重知。惊看去驿梅花发,想及归轺柳叶垂。仍世史藏司马记,名都赋载左思词。文华选士今无几,汉阁图勋重尔期。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唐代。白居易。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