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唐代。白居易。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和孔密州五绝 其五 堂后白牡丹。宋代。苏轼。 城西千叶岂不好,笑舞春风醉脸丹。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
遣怀三首 其二。宋代。吕本中。 秋风袭残暑,忽过江上林。旦日扶杖来,不见十亩阴。蔬畦甚寂寞,亦受霜雪侵。念此不常好,如我宿昔心。涛头落崩岸,野鸟助讴吟。潜鱼着沙底,避网冬更沈。
旅中。宋代。林某。 一剑随孤影,风霜道路长。何人忽横笛,有客正思乡。古驿自芳草,空山又夕阳。啼猿莫添恨,今夜宿潇湘。
河传·锦里。唐代。韦庄。 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绣花裳。日斜归去人难见,青楼远,队队行云散。不知今夜,何处深锁兰房,隔仙乡。
浣溪沙 有感。南北朝。徐谦。 薄酒当茶复一中。酒醒恰听五更钟。此时情境与谁同。愁似海风吹不断,心如江月照还空。无情天地有情侬。
赠老人。明代。何巩道。 望见双瞳碧几层,冬残留得满鬓冰。一家金锁皆持钥,十亩嘉禾半饭僧。日午看棋眠社树,夜深扶婢点河灯。洞中知有能骑鹤,不敢投君七尺藤。
代秋情。唐代。李白。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穞葵。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兰陵王 崇效寺看牡丹。近现代。周岸登。 古兰若。花雨缤纷自落。城南路、来去几年,白纸坊西旧经阁。春衫乍试著。输却东风又恶。酴醾外、轻暝逗寒,微日笼云酿娇萼。寻芳当行脚。借绮怨沈香,重赋京雒。文村丹景今非昨。嗟劫后台榭,梦华凄感,楸阴残泪坠殿角。护花费铃索。归鹤。念飘泊。问物外青松,红杏谁托。浇愁鲁酒终嫌薄。怕蜡凤轻剪,训鸡无药。红禅熏破。带露倚,睡半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