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年年白眼向黔娄,唯放蛴螬飞上树。
春归去。唐代。陈陶。 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年年白眼向黔娄,唯放蛴螬飞上树。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又题精严寺诗。明代。郑潜。 云外絺衣润,松间铁杖鸣。度江潮半落,到寺景全清。万象精严域,千年悟觉城。捲帘秋气肃,归棹月华明。
奉送姜邦傑出關。宋代。陆游。 十年好句满人间,不欠诗名只欠闲。剩欲贺君君领否,新衔两字是梅山。
调颂丞 其一。清代。丘逢甲。 新得佳人与护持,不愁撚断苦吟时。但妨说有谈空口,怒触河东夜半狮。
宿径山娑罗林二首 其二。元代。祖铭。 閒宵散积抱,澹然得心妙。蛩冷暗响流,灯静寒光掉。星河累明灭,崖溜落渊奥。林风来朋朋,吹我形影吊。浩歌弄明月,高楼入清照。
喜戴三谒文庙。明代。释函可。 黄沙黑水亦衣冠,庙貌荒凉礼乐残。夫子随时无不可,流民好学是为难。已看綵笔能生气,莫道青衫足耐寒。地下江西生死望,看花骑马踏长安。
与梓方三首选二 其一。清代。王浩。 矮槐如奴仆,直立两三头。到门无俗声,此与谁者游。文章不入眼,古今久云浮。暝观百物静,瞢然人语稠。得命尘沙间,物我故优优。生涯旧如此,何用作虚舟。长安夺人气,车马盛王侯。明知不加害,畏之逊道周。兹事未易知,乃与今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