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经龙洞看飞泉,疋练穿岩落半天。
今日挈家来碧落,萧然秋色满晴川。
游碧落洞。唐代。时孝孙。 昔经龙洞看飞泉,疋练穿岩落半天。今日挈家来碧落,萧然秋色满晴川。
时孝孙,安陆(今属湖北)人。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为梓州路转运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五)。移广东转运判官(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 ...
时孝孙。 时孝孙,安陆(今属湖北)人。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为梓州路转运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五)。移广东转运判官(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
赠徐山人别。元代。廖大圭。 相看初下榻,馀子漫如林。人物南州士,梅花岁晚心。政须同煮茗,何事即分襟。后日千峰里,无从听鼓琴。
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 其九。宋代。刘克庄。 篚苞不复入脩门,民力微苏物渐蕃。见说海边停䱹局,介鳞亦被相君恩。
初秋夜 其三。明代。区大相。 河低天欲曙,孤坐意何长。不惜枫林晚,空怜蕙草芳。暗投增按剑,夕济限无梁。耿耿不能寐,踟蹰中自伤。
高风堂。宋代。朱翌。 一溪之云各为雨,聊与萧王分出处。乱山深处有生涯,三尺渔竿一枝櫓。细读怀仁辅义书,先生於世未尝疏。我已飘然遗物去,斯言却以告司徒。参政树碑颂遗德,舍人作堂诏无极。高风之高高几何,下视乌龙六千尺。
夜泊。清代。黄遵宪。 一行归雁影零丁,相倚双凫睡未醒。人语沈沈篷悄悄,沙光淡淡竹冥冥。近家乡梦心尤亟,拍枕涛声耳厌听。急趁天明催橹发,开门斜月带残星。
殿前欢。元代。张可久。 叹诗癯。十年香梦老江湖。笙歌又是钱塘路。往事何如。青鸾写恨书。红锦题情疏。翠馆酬春句。桃花结子,乳燕将雏。
新秋杂题六首。倚。唐代。陆龟蒙。 橘下凝情香染巾,竹边留思露摇身。背烟垂首尽日立,忆得山中无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