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
方蒙仲。 (1214—1261)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题林屋佳城图。宋代。张逊。 黄家老子娄东客,望望青山隔太湖。独鹤不归林屋洞,佳城浑似辋川图。秋高月白啼山鬼,树老霜寒长木奴。他日结庐当墓下,好归耕隐学《潜夫》。
次韵王乐用佥宪见寄。明代。陈献章。 七十馀年未觉新,耽眠犹是向来人。春杯斟尽啼莺外,晚笛吹残钓渚滨。人世谨防开眼错,此怀得恐到头真。青山果是无心出,何处眠窝共卜邻。
和读山海经 其十二。明代。黄淳耀。 青乌本凡材,朱㹠实贱士。直以辛勤故,飙轮为之止。高人体萧萧,视彼奴
幽居三咏云卧庵。宋代。杨万里。 十年两袖软红尘,归濯沧浪且幅巾。不是白云留我住,我留云住卧闭身。
湘怀。明代。蒋冕。 欲向江头买钓蓑,短篷轻楫溯烟波。末赓楚泽骚人赋,且听沧浪孺子歌。杜若雨晴秋色老,芙蓉霜冷月明多。湘灵倘肯怜乡曲,应傍西风鼓瑟过。
次韵王中斋登拱翠楼。元代。许谦。 曾醉危楼坐石坡,弹筝击缶醉婆娑。蓬飞已改流年鬓,木老犹存旧日柯。红树参差秋水远,碧山高下夕阳多。此时还纵西风眼,共倚阑干起浩歌。
十月初十日贵州丸舟中夜起。清代。郑孝胥。 海上有孤月,流光遍人寰。世人不知敬,谓月光以寒。独有爱月者,中宵起盘桓。愿从月入海,万顷轻波澜。月光受之日,造化良无端。乘时复为日,举世方惊看。哀彼无知子,狂迷在其肝。孰能回日月,愚智还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