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伐鼓下长川,直济云涛古庙前。海客敛威惊火旆,
天吴收浪避楼船。阴灵向作南溟王,祀典高齐五岳肩。
从此华夷封域静,潜熏玉烛奉尧年。
凉公从叔春祭广利王庙。唐代。李群玉。 龙骧伐鼓下长川,直济云涛古庙前。海客敛威惊火旆,天吴收浪避楼船。阴灵向作南溟王,祀典高齐五岳肩。从此华夷封域静,潜熏玉烛奉尧年。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南游。明代。王安舜。 众壑凌虚出,汪波万顷中。光浮星宿海,人在水晶宫。喷沫鱼儿浪,窥帘燕子风。隔江摇落早,相望采丹枫。
送行者妙淙往青龙谒陈七官人。宋代。敖陶孙。 三生同听寺楼钟,紧峭芒鞋任所从。莫向华亭觅船子,赵州桥下有青龙。
泊雷港有作 其五。明代。唐文凤。 舟子行舟缓,淹留十月程。人心谁会意,王事我关情。风暖江波定,云晴浦月生。故乡何处是,迢递望徽城。
妾薄命。宋代。赵汝燧。 冶容丽质世鲜比,择对年少风流子。并栏观鱼双戏水,妾心郎心誓如此。一朝结束万里行,东欲到海西到秦。醉中慷慨跃马去,出门十年无信音。或传淫荡归不得,或传已作泉下客。郎兮郎兮奈若何,恨泪彻夜孤枕滴。君不闻莺莺锦字寄西游,玉环綵丝意绸缪。郎心忍向他人笑,下床徒自为郎羞。又不闻盼盼樽前小垂手,燕子楼深情独厚。岂期红粉遽成灰,怨句空吟三百首。
题宋杨大年山景二首 其一。元代。龚璛。 漠漠云连远水,荻湾舂锄成双。误随绛城叶影,王孙本愿秋江。
次韵上呈樗年主簿乡兄。宋代。蔡肇。 君家晋陵我朱方,君家易知复叹忘。十年不见兰畹芳,青衫翩翩黄白郎。我游东南岁月长,江流汹涌山郁苍。烛龙东来尾鬣狂,鸟抓真人坐高堂。山中幡刹森戈枪,道场法嗣通衡羌。大道甚夷车御臧,独不进步谁资粮。脱身薄领行涧冈,青崖结茅云绕床。飘摇西堕梁宋旁,至今梦想犹高骧。矧复约子西城隍,瓦炉梵夹随行装。形骸土木神远扬,少狂豪气今则亡。剧谈软语志颇償,模写物象挥锦囊。樽前坐我烟霭乡,怜君駮踠未著行。侧身六合悲鹔鹴,即今文学可卜商。赤刀大训在西房,诏书兴贤利宾王。重闱共此烛灯光,肥羊细肋蟹著黄。茭蒲生白晚菘香,落月动影帘帷凉。夜如何其未卷觞,座间诗阵鹅鹳翔。卧旗蓄锐岂遽央,我坚孤垒何敢望。降幡欲挂月似霜,独君一扫可得章。滔滔笔力抵卞庄,两虎未捽终不忙。蜘蛛拂面归有祥,便看大榜挂北墙。南城西寺载肴浆,背城借一犹能张。
宫词 其八。宋代。杨皇后。 一帘小雨怯春寒,禁禦深沉白昼闲。满地落花红不扫,黄鹂枝上语绵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