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界神仙住九华,故留灵锁护烟霞。云根欲断溪回处,流出常山几片花。
九吟诗。唐代。吴昌裔。 上界神仙住九华,故留灵锁护烟霞。云根欲断溪回处,流出常山几片花。
(1183—1240)潼川人,字季永,一字季允。吴泳弟。与兄得程颐、张载、朱熹诸书,研读不倦,后师事黄干。宁宗嘉定七年进士。调眉州教授,揭《白鹿洞学规》以教。累拜监察御史,弹劾无所避。出为大理少卿,以故工部侍郎出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改嘉兴府,历赣、婺州,以宝章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有《储鉴》、《蜀鉴》等。 ...
吴昌裔。 (1183—1240)潼川人,字季永,一字季允。吴泳弟。与兄得程颐、张载、朱熹诸书,研读不倦,后师事黄干。宁宗嘉定七年进士。调眉州教授,揭《白鹿洞学规》以教。累拜监察御史,弹劾无所避。出为大理少卿,以故工部侍郎出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改嘉兴府,历赣、婺州,以宝章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有《储鉴》、《蜀鉴》等。
新花改岸,颓柳通波,旧家水石依然。小祓闻根,风泉响出琅玕。
虚堂嫩凉收雨,引秋心、催占鸥边。供昼永、有分茶火续,选石诗镌。
声声慢 西园逭暑。园在广州提学廨,余襄公武溪集注所谓庭际罗立九曜石者也。清代。朱祖谋。 新花改岸,颓柳通波,旧家水石依然。小祓闻根,风泉响出琅玕。虚堂嫩凉收雨,引秋心、催占鸥边。供昼永、有分茶火续,选石诗镌。晼晚年芳空惜,被绿阴狼藉,催熟金丸。几日珍丛,南飞越鸟巢安。沧洲梦痕,何处枕屏拖。一桁青山无路去,傍清阴、敷簟露眠。
九月初旬临清下陵州舟中。元代。吴师道。 谁云北土异南方,九日晴暄未陨霜。河水浑黄千里疾,柳阴浓绿两堤长。丰年有象占农亩,佳气非烟望帝乡。驿酒一升犹可饮,祇愁无客共重阳。
闻重修孔庙东石宪副。明代。程敏政。 礼殿辉煌照寝园,隆师一代仰宸尊。再从海岳开形胜,谁向图书识道原。文献不须徵杞宋,规摹从此陋金元。提刑石介人争羡,独著贤劳满圣门。
奉和御制六韵。唐代。吴融。 天晓密云开,亭亭翠葆来。芰荷笼水殿,杨柳蔽风台。恩洽三时雨,欢腾万岁雷。日华偏照御,星彩迥分台。苇岸萦仙棹,莲峰倒玉杯。独惭歌圣德,不是侍臣才。
寓江州李使君。唐代。黄滔。 使君曾被蝉声苦,每见词文即为愁。况是楚江鸿到后,可堪西望发孤舟。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自此后诗到杭州后作)。唐代。白居易。 鳏茕心所念,简牍手自操。何言符竹贵,未免州县劳。赖是馀杭郡,台榭绕官曹。凌晨亲政事,向晚恣游遨。山冷微有雪,波平未生涛。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直下江最阔,近东楼更高。烦襟与滞念,一望皆遁逃。
寄周廷石。元代。朱希晦。 门外曾无长者车,一身奔走岂安居。谁怜杜老常为客,我怪洪乔不寄书。烟色春归杨柳底,雨香红入杏花初。溪山咫尺风尘隔,却忆情人会面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