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无分再瞻天,晚直瀛台辄泫然。复土何年稽一哭?紬书终老息诸缘。
看看兴庆班馀几,历历开元事满前。他日梦华各成录,能忘此会玉堂仙?
次韵和匏庵实录馆同人摄影偶志之作。唐代。陈宝琛。 孤臣无分再瞻天,晚直瀛台辄泫然。复土何年稽一哭?紬书终老息诸缘。看看兴庆班馀几,历历开元事满前。他日梦华各成录,能忘此会玉堂仙?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感怀诗 其四。明代。桑悦。 神女隐巫山,重帏罩烟雾。咳唾堕珠玉,云雨随矩步。渚宫积妖冶,恩幸怨迟暮。襄王无正梦,宋玉虚成赋。
送新知永州陈秘丞瞻赴任。宋代。孙冕。 桂林南面近征黄,又爱江乡出帝乡。新命不辞提郡印,旧山重喜过衡阳。楼台满眼潇湘色,道路迎风橘柚香。知有太平经济术,政闲时节好飞章。
咏史下·苏东坡。宋代。陈普。 方朔优旃岂舜徒,南来谩喜落苍梧。天津醉裹乾坤眼,只见双程不见苏。
忆秦娥 有忆。明代。宋琬。 朱阑畔。莫愁娇小曾相见。曾相见。翠蛾羞敛,半遮团扇。画梁依旧巢双燕。藏鸦几度垂杨换。垂杨换。桃花临水,那时人面。
哭故人。唐代。乔知之。 生死久离居,凄凉历旧庐。叹兹三径断,不践十年馀。古木巢禽合,荒庭爱客疏。匣留弹罢剑,床积读残书。玉没终无像,兰言强问虚。平生不得意,泉路复何如。
登龙山塔寺。宋代。林昉。 吴越夕阳多远山,塔楼高处九秋寒。江豚吹浪腥风湿,野鸟行空翥雪乾。白日潮声僧老尽,黄埃世路客游难。海门航散孤云落,酒醒不堪深倚栏。
和张侍中述怀诗。南北朝。庾信。 阳穷乃悔吝。世季诚屯剥。奔河绝地维。折柱倾天角。成羣海水飞。如雨天星落。负锸遂移山。藏舟终去壑。生民忽已鱼。君子徒为鹤。畴昔逢知己。生平荷恩渥。故组竟无闻。程婴空寂寞。永嘉独流寓。中原惟鼎镬。道险卧樚栌。身危累素殻。漂流从木梗。风卷随秋箨。张翰不归吴。陆机犹在洛。汉阳钱遂尽。长安米空索。时占季主龟。乍贩韩康药。伏辕终入绊。垂翅犹离缴。徒怀琬琰心。空守黄金诺。虢郐终无寄。齐秦竟何托。大夫唯闵周。君子常思亳。寂寞共羁旅。萧条同负郭。农谈止榖稼。野膳唯藜藿。操乐楚琴悲。忘忧鲁酒薄。渭滨观坐钓。谷口看秋获。唯有丘明耻。无复荣期乐。夷则火星流。天根秋水涸。冬严日不暖。岁晚风多朔。杨浮有怪云。细凌闻灾雹。木皮三寸厚。泾泥五斗浊。虽忻曲辕树。犹惧雕陵鹊。生涯实有始。天道终虚橐。且悦善人交。无疑朋友数。何时得云雨。复见翔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