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吴门一面悭,眼中犹是旧朱颜。如何入画还相避?背坐拈毫对小鬟。
文小坡冷红簃填词卷子 其二。唐代。陈宝琛。 三过吴门一面悭,眼中犹是旧朱颜。如何入画还相避?背坐拈毫对小鬟。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灵山寺。明代。李恺。 几因书暇访禅扉,杖屦行行入翠微。金磬声从风外落,宝花香逐雨中飞。钵中龙卧云归早,定里僧閒客到稀。坐久苍黄山日暮,始知静境息尘机。
道夫惠诗为和五首 其一。宋代。李处权。 饭已抄云子,杯仍致曲生。青梅方弄色,黄鸟已无声。世态穷尤见,吾心老更明。从来文字饮,意不在倾城。
华藏地云海亭望具区。宋代。姜夔。 茫茫复茫茫,中有山苍苍。大哉夫差国,坐断天一方。夫差醉莲宫,大浪摇不醒。越师何从来,夺我玉万顷。年年亭上秋,一笛千古愁。谁能知许事,飞下双白鸥。
南行舟中三首 其二。元代。吕诚。 荔枝花发暗蛮村,孔雀惊寒减翠纹。也有北人开眼处,碧山无数插红云。
浙东参政寄示会稽蓬莱阁诗轴,次韵寄题。宋代。范成大。 仙翁来佩玉符麟,绿发无霜照碧筠。永夜阑干千嶂月,清风挥尘七州春。尘埃不隔壶中境,功业犹关物外身。鸾鹤莫惊兵卫峻,主人元是白云人。
除夕。宋代。方岳。 梅花绕屋柳遮门,不是闾阊不是村。归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径犹存。事关时命才何与,技止文章道未尊。灯火半生堪底用,只将黄犊教吾孙。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四。清代。刘鹗。 玉节提兵昔见之,风流儒雅是吾师。据鞍矍铄诚堪画,横槊从容谩赋诗。破贼要如驱海鳄,忧民那得避仙蜞?强兵富国当留意,乘兴长驱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