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寻观音洞,乃登极乐峰。洞深未穷底,峰峻淩空濛。
峰后亦一洞,谓与浑河通。当年避兵人,千百来求容。
众人一不见,从此丸泥封。我读壁上题,尽然声泪同。
上述乱离状,下勘富贵空。谁将此时心,散作千声钟?
回向忏我佛,冷冷西来风。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 其四。唐代。陈宝琛。 晓寻观音洞,乃登极乐峰。洞深未穷底,峰峻淩空濛。峰后亦一洞,谓与浑河通。当年避兵人,千百来求容。众人一不见,从此丸泥封。我读壁上题,尽然声泪同。上述乱离状,下勘富贵空。谁将此时心,散作千声钟?回向忏我佛,冷冷西来风。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三游洞。清代。张盛藻。 探奇好怪入山行,百尺悬岩万古撑。凿断云根成石路,飞来雨点杂泉声。阴崖昼静龙犹蛩,仙洞春幽鼠不惊。独立苍茫寻旧迹,远峰落日大江横。
探芳信 络纬。清代。庄盘珠。 冷消息。到晓露墙根,晚烟篱隙。正绣衾梦断,豆花又风急。残灯窗里明还暗,月在窗前白。忽惊猜、巷北街西,那家宵绩。何日便成匹。怪响引丝长,缓怜丝涩。静夜寒闺,幽韵杂刀尺。乱愁谁漾千千缕,争把秋心织。便无愁,也自听它不得。
玉漏迟 记梦寄雪泥老仙。明代。汪洋。 梦纷如断简。炉灰坐冷,片言难绾。枕隙微茫,惟有笑歌零乱。谁使群巫缚我,燎爝火、抛花低赞。埙自怨。故人绰约,惊风吹散。归看短榻埋尘,讶燕子犹来,旧时庭院。薜雨侵墙,深巷倦擎空伞。回首危楼一角,指暗处、停雷流电。衣影远。醒时晕灯成茧。
浪淘沙·北戴河。近现代。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过刘刑曹仲恭出先世所藏名贤翰札相示。明代。黎民表。 华省归常晚,明灯坐不迟。雨凉新草径,风静落花枝。物论中朝在,文章故老贻。西园叨胜引,清夜可无诗。
招隐。明代。郭廷序。 逍遥出城郭,步入西山阿。断桥芳草合,幽径落花多。扪萝跻绝壁,牵裳涉清波。閒云自舒捲,绿絮郁婆娑。禽鸟巢丛竹,猿猱啸高柯。飞泉下岩窦,声如琴瑟和。中有巢由徒,岁寒心靡他。朝吟考槃诗,夕诵采薇歌。我欲往从之,雅志成蹉跎。迟回愆岁月,如此美人何。
齐天乐 为王种㮙题美人画幅。清代。易顺鼎。 绯罗坊畔东风紧,脸霞偏又吹聚。小卓蛟丝,高楼凤竹,约略钗光如许。管城春雨。写一段湘天,二分愁绪。淡拥螺山,翠痕争向笔尖舞。罗巾此时慵裹,让弯环月子,偷学眉妩。酒后横陈,镫边侧看,犹胜玉颜尘土。箫台梦苦。怕泪涴秋奁,坏妆难补。只隔些花,春魂听欲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