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望断来鸿,发函乃出弥留顷。苍凉掩抑,死生之际,一何神定。
我欲招魂,海天兵火,巫阳焉讯。念百回千结,那时情味,盈眶泪,如泉迸。
石帚清狂无命。恁荒波、日亲蛙黾。颓唐尔许,不应真个,江郎才尽。
丛稿谁收,审音刊字,吾犹能任。却自怜老耄,君还舍我,就何人正。
水龙吟 得碧栖临没手札感痛代哭。唐代。陈宝琛。 十年望断来鸿,发函乃出弥留顷。苍凉掩抑,死生之际,一何神定。我欲招魂,海天兵火,巫阳焉讯。念百回千结,那时情味,盈眶泪,如泉迸。石帚清狂无命。恁荒波、日亲蛙黾。颓唐尔许,不应真个,江郎才尽。丛稿谁收,审音刊字,吾犹能任。却自怜老耄,君还舍我,就何人正。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雪。宋代。谢翱。 片片知何似,无根零乱花。任随飞到处,不拣是谁家。缝密天如翳,擎深树半斜。城中新酒贵,羁旅若为赊。
旌德寺静云亭。宋代。罗公升。 岩壑幽幽竹树青,山泉鸟处看云生。苍苔不没摩崔字,留与游人唾姓名。
闻变 其二。明代。陈邦彦。 朔雪炎天尽帝臣,都城金粟亦因陈。不闻一矢能遗敌,敢谓中朝尚有人。野树春残巢幕燕,鲜原日暮泣幽燐。独凭沟壑酬君父,曾否当年悟徙薪。
春意和李葵孺。明代。黄圣期。 春晴二月烂烟花,花飞夹道倩春华。柳条春归含晚翠,洞房春起带朝霞。珠箔绣帏春窈窕,春暖兽炉香袅袅。莫道妆台无复春,梅花昨夜春多少。殷勤绿鸟弄春频,细蹴春霙动绛尘。已曳春容回锦簇,还铺春彩绽华茵。华茵锦簇春将待,七宝香车春满载。谁家游冶竞探春,探春转觉春如海。春色今时异往时,浅碧轻红春早知。不信春光能久驻,不信春心能自持。春去春来空暗忆,两两春禽看比翼。薄衾无奈可怜春,轻寒几透春消息。日高慵起试春衫,春妆临镜羞尘函。春闺何事关春梦,春江何处着春帆。春日怀人朝复暮,侍儿未解伤春苦。忙报春风到锦堂,骄春桃李开无数。漫凭晓閤对春晖,春晖如自媚春衣。春云冉冉香丛叆,春山澹澹黛烟微。草色经春无恙碧,春尽王孙归不归。
春夜玄默处士燕集得满字。明代。林鸿。 三月六日天微和,博士水亭乘醉过。主人解衣即沽酒,外史扣壶能啸歌。歌残夜久星移换,新月苍苍捲罗幔。万事空嗟白发新,一壶共对清尊满。子有园林东海浔,十载校书甘陆沈。平生独抱饮水节,有时或赋还山吟。高斋宴坐探玄默,时辈狂驰交不得。自分绨袍比草青,直将富贵轻云白。予本南宫淡荡人,与君交谊最相亲。相逢且尽杯中物,遥忆风流席上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