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土乃成埙,八音有瓷作。桐材易以制,取韵果奚若。
尝闻古琴台,列瓮宛藏橐。鸣弦应虚响,风籁转松壑。
谁令哀玉弹,翻向陶家托。修内重官窑,供御想如昨。
希声代传宝,长奉歌风乐。赋质谢虫穿,无劳鞠通索。
古黝隐沈沈,冲然具元泊。鉴赏自天题,浮光映铜雀。
奉敕题古瓷琴。唐代。梁诗正。 烧土乃成埙,八音有瓷作。桐材易以制,取韵果奚若。尝闻古琴台,列瓮宛藏橐。鸣弦应虚响,风籁转松壑。谁令哀玉弹,翻向陶家托。修内重官窑,供御想如昨。希声代传宝,长奉歌风乐。赋质谢虫穿,无劳鞠通索。古黝隐沈沈,冲然具元泊。鉴赏自天题,浮光映铜雀。
诗正(1697—1763),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大臣。擅诗文,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东阁大学士,寻卒,谥文庄。梁诗正常随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著有《矢音集》。 ...
梁诗正。 诗正(1697—1763),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大臣。擅诗文,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命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东阁大学士,寻卒,谥文庄。梁诗正常随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著有《矢音集》。
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宋代。尤袤。 帝念西南在一隅,简求才德应时须。羗夷种落夸威令,秦陇关河听指呼。自古功名多少壮,及今谈笑定规模。玉山旧政人谁记,应扫棠阴看画图。
石子重兄示诗留别次韵为谢三首 其二。宋代。朱熹。 克己工夫日用间,知君此意久晞颜。摛文妄意输朋益,何似书绅有订顽。
雨后送刘孝夫东归。明代。谢榛。 相见凄凉色,孤怀风雨天。黄金交易薄,清镜老堪怜。马出燕南路,家临济北田。送君一长啸,高鸟没苍烟。
奉和牧翁催妆词四首 其二。明代。周永年。 柳姓曾闻赐作杨,垂条飞絮搅人肠。而今一任三眠起,松柏同心绾带长。
赠刘蓝田。唐代。王维。 〔一作卢象诗〕篱间(一作中)犬迎吠。出屋候荆(一作柴)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晚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其三。宋代。苏轼。 浮玉山头日日风,涌金门外已春融。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
南乡子。宋代。吴潜。 去岁牡丹时。几遍西湖把酒卮。一种姚黄偏韵雅,相宜。薄薄梳妆淡淡眉。回首绿杨堤。依旧黄鹂紫燕飞。人在天涯春在眼,凄迷。不比巫山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