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平分九十秋,良宵得月倍清幽。风飘丹桂从天落,潮带冰轮入港流。
锦里先生来海峤,绛纱弟子住瀛洲。光阴荏苒真堪惜,老矣吾还秉烛游。
中秋玩月。唐代。陈廷宪。 三五平分九十秋,良宵得月倍清幽。风飘丹桂从天落,潮带冰轮入港流。锦里先生来海峤,绛纱弟子住瀛洲。光阴荏苒真堪惜,老矣吾还秉烛游。
陈廷宪,清嘉庆八年至十年间(1803~1805)任澎湖海防通判。 ...
陈廷宪。 陈廷宪,清嘉庆八年至十年间(1803~1805)任澎湖海防通判。
答白刑部闻新蝉。唐代。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道傍见出猎者。明代。黄淳耀。 楚制衣衫个个轻,晴雷知是拓弓声。尘当骏马来时住,风向豪鹰怒处生。绕出林丛齐掩抑,搜开原野各纷争。鸡栖车里回头望,一道飞毛雪片明。
阎子常携琴入村。宋代。晁补之。 阎夫子,通古今。家徒四壁犹一琴,今年二月雨霖霪。喜君垄麦如人深,屋间幽默咸池音。高山流水我非听,听我说君辛苦吟。薛老村西十里地,旱日燎原无柳林。芒鞋曳杖逐镰笼,当午未食饥烧心。芸芸麦田翻黄波,蝻虫盘穗如蜗螺。麦未收打催种豆,屋下迹少田间多。阎夫子,时我过。我与夫子良同科,四体虽勤口餔众。煮豆然萁穷奈何,人谓君琴语辛苦。此曲无乃伤天和,君不见夫子宋围不糁犹弦歌。
寄喻邦相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 双飞龙剑出天涯,烨烨寒光射彩霞。碧海楼台环碣石,青山城郭抱琅琊。齐都按节民风变,鲁壁探书世代遐。底事徂徕看日上,扶桑晴旭正当衙。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钩矶。宋代。杨万里。 乌龙滩下白云堆,上有狂奴旧钩台。一夕被君偷取去,至今犹带汉莓苔。
乌戍密印寺。宋代。范成大。 青堆溪上水平堤,绛瓦参差半掩扉。我与圣公俱客寓,人传帝子尚灵威。胜缘龃龉三重障,志士辛勤十载归。花木禅房都不见,但余蝙蝠昼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