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逆城为驿,传邮吏摄防。两河冲市暗,群草漫山黄。
犊挂新耕垒,莺啼古战场。抱关遭所识,曾与赋《东光》。
秋兴 其二。唐代。李因笃。 镇逆城为驿,传邮吏摄防。两河冲市暗,群草漫山黄。犊挂新耕垒,莺啼古战场。抱关遭所识,曾与赋《东光》。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
李因笃。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自述并赠曹君。明代。唐顺之。 少读阴符耻未工,青山偃仰渐成翁。人间炎冷都忘尽,听话流年一笑中。
挽恽东阳。元代。吴景奎。 方外论交独有师,一谈一笑共襟期。閒云屋下传灯处,慈母冈头忆弟时。土室每同清夜话,草堂犹有去年诗。青山满目人何在,收泪长怀不尽思。
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钱舜举硕鼠图。元代。冯子振。 黠吻工馋恣陆梁,粟初黄候未登场。君恩一穗填渠腹,可信年年盗太仓。
送华从化省谒还章丘兼呈东鲁诸公二首 其二。明代。卢楠。 南山绿桂树,春来发几枝。葳蕤持满袖,千里寄相思。月落清泉浦,风吹沙麓支。勖尔加餐饭,徘徊别路岐。
哭吴县房耸明府。唐代。皎然。 仁人迈厚德,可谓名实全。抚迹若疏旷,会心极精研。履危节讵屈,著论识不偏。恨以荣级浅,嘉猷未及宣。伊人期远大,志业难比肩。昭世既合并,吾君藉陶甄。奈何明明理,与善徒空诠。征教或稽圣,穷源反问天。一官自吴邑,六翮委江壖。始是牵丝日,翻成撤瑟年。金膏果不就,玉珮长此捐。倚伏信冥昧,夭修惊后先。安知忘情子,爱网素已褰。为有深仁感,遂令真性迁。心悲空林下,泪洒秋景前。夫子寡兄弟,抚孤伤藐然。倾云为惨结,吊鹤共联翩。割念命归驾,诀词向空筵。树桃阴始合,爱客位常悬。幡然远行时,崇望归朝旋。悟兹欢宴隔,哀被岁月延。书带变芳草,履痕移绿钱。冥期傥可逢,生尽会无缘。幸愿示因业,代君运精专。相思转寂寞,独往西林泉。欲见故人心,时阅所赠篇。素高陶靖节,今重楚先贤。芳躅将遗爱,可为终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