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已了燕京债,世事宁嗟蜀路难。此去沧州堪寄傲,不妨人作傲人看。
谢朝中贵人。唐代。李邦义。 风尘已了燕京债,世事宁嗟蜀路难。此去沧州堪寄傲,不妨人作傲人看。
李邦义,字宜之。连州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进士。知上虞县,以绩最召为户科给事中,转兵科都给事,升太常寺少卿,卒年五十七。清同治《连州志》卷七有传。 ...
李邦义。 李邦义,字宜之。连州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进士。知上虞县,以绩最召为户科给事中,转兵科都给事,升太常寺少卿,卒年五十七。清同治《连州志》卷七有传。
风入松。清代。朱庸斋。 一庭芳草易黄昏。欢事满纹窗。从来惯道银河远,甚而今、未抵红墙。难耐春浓酒困,空消粉腻鬟香。最牵情处是斜阳。人比燕成双。桃花如会相思意,认开时、偏近罗裳。且拚今宵肠断,明朝定见新装。
题顾世卿画绯梅。明代。徐熥。 一枝玉质衬红妆,月里妖娆雪里香。莫向天台山下种,恐将春色误刘郎。
和韩涧泉韵题周晋仙山楹。宋代。释永颐。 不剪亦不斲,山楹在尘表。石泉声淙淙,秀谷自围绕。是中玄览人,未见今日了。君固自无心,世亦不易晓。梦奠何可攀,颓然泰山小。当时岩壑人,百世何矫矫。清吟振霞缨,日翳群阴悄。
拟古七首 其三。清代。刘鹗。 是心亦犹人,我岂悲富贵?极知得有命,常恐坠不义。才薄未易称,去来矧难系。何如田南山?食力差少愧。
送真希元侍郎得祠西归。宋代。曹彦约。 愿治方凝伫,求归竟得閒。空令如我辈,忍愧尚朝班。望重忠嘉上,身轻去就间。渺然人物虑,少壮亦衰颜。
石田野色。明代。顾清。 茅屋青林映短篱,渺然西崦望东菑。白羊不起麦平垄,黄犊閒眠水满陂。远树每于晨雾失,短筇尤共晚晴宜。南阳未为苍生起,风雨还闻长紫芝。
题广信李通判梅竹画四轴 其四。明代。郑真。 姑射神人杂佩瑶,月明深夜许相招。鹤声唤起瑶台梦,百尺琅玕雪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