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楼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岭海赊。殿阁凉生梅浦雨,葵柳红映锦江霞。
侮凌烽火心如水,变幻风云眼未花。犀照湖花消魍{鬼象},龙呈剑气射虚邪。
赤鸟黑马流红汗,绿柳金莺冒翠华。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
蕙兰纫佩生香满,荷芰缝衫御暑嘉。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
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夜析重门防暴客,三更三点尚排衙。
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唐代。陈元光。 戍楼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岭海赊。殿阁凉生梅浦雨,葵柳红映锦江霞。侮凌烽火心如水,变幻风云眼未花。犀照湖花消魍{鬼象},龙呈剑气射虚邪。赤鸟黑马流红汗,绿柳金莺冒翠华。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蕙兰纫佩生香满,荷芰缝衫御暑嘉。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夜析重门防暴客,三更三点尚排衙。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
陈元光。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 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编录其7首。
仁辅以诗见款复用前韵并柬方石。明代。李东阳。 雪里降城百二层,素车今日愧君登。力勍岂谓心能怯,颜赭空惊汗欲蒸。谋楚似闻王剪老,禦秦犹有谢安能。无端又作冲寒战,袖手惟应巧匠曾。
祠庞颍公。宋代。王九龄。 贤哉庞颍公,天相佑仁宗。清规映当代。劲节摩秋空。皇佑维四年,蛮寇南海邕。委身任虎将,献馘鲁侯宫。又能识君实,荐鹗如孔融。人言主与宾,霜降鸣丰钟。至今勋业在,隐然齐岱嵩。少时居荫下,读书此堂中。三年足不市,纷华尘垢同。平生经给予志,于此涵养丰。梁间产灵芝,秀异郁青葱。殿角存琬琰,挥毫气吐虹。常时有识者,固知非卧龙。一朝十载遇,谈笑集勋庸。后人勤仰止,图像君子容。萧然堂庑间,香火一时共。地远尘不到,山高气自雄。松竹交荫郁,桃李间繁穠。堂经百年久,隳圮几一空。断砌行春蚓,败壁号秋蛩。僧有惟{左面右力}者,鼎施葺施工。兴仆广湫隘,疏林撤翳蒙。至今山下路,冠盖仍憧憧。我来为此邑,坐阅三年穷。催科本自拙,抚字亦何功。惟有心如水,庶几踵前踪。适当岁初吉,敛板揖清风。来携一壶酒,谨致三酬恭。昔尝怀此念,今乃遂我衷。作诗留壁间,聊以写鄙悰。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宋代。杨万里。 我本南溪老,手弄溪中云。诵诗爱招隐,读骚续湘君。忽捧公府核,遂远先人坟。春暮归未得,落花政纷纷。
东湖。清代。郑珍。 东湖山皆似君山,秀髻明螺相抱环。人住四围浅竹里,鸟呼一碧低松间。晚钟出谷何处寺,落日耕云谁氏田。听唱樵歌入林去,思欲从之烟渺然。
观猎。唐代。韦庄。 苑墙东畔欲斜晖,傍苑穿花兔正肥。公子喜逢朝罢日,将军夸换战时衣。鹘翻锦翅云中落,犬带金铃草上飞。直待四郊高鸟尽,掉鞍齐向国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