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唐代。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陈叔达(?-635年),字子聪,吴兴(今浙江长兴)人,唐朝宰相,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后主异母弟。陈叔达出身于陈朝皇室,曾授侍中,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唐朝建立后,陈叔达历任黄门侍郎、纳言、侍中、礼部尚书,进拜江国公。玄武门之变时曾建议唐高祖立唐太宗为太子,晚年以散职归第。贞观九年(635年),陈叔达病逝,追赠户部尚书,初谥缪,后改为忠。 ...
陈叔达。 陈叔达(?-635年),字子聪,吴兴(今浙江长兴)人,唐朝宰相,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后主异母弟。陈叔达出身于陈朝皇室,曾授侍中,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唐朝建立后,陈叔达历任黄门侍郎、纳言、侍中、礼部尚书,进拜江国公。玄武门之变时曾建议唐高祖立唐太宗为太子,晚年以散职归第。贞观九年(635年),陈叔达病逝,追赠户部尚书,初谥缪,后改为忠。
感兴五首次韵和李希孝一。宋代。晁补之。 海鸟御羊角,飘然凌紫清。有背如泰山,未觉毛羽轻。盐阳亦群飞,日景为不明。空仓自苦饥,安得有此名。
简严承务二首 其二。宋代。赵蕃。 霜髭不摘老可憎,迹虽未然心已僧。舌根鼻观习气在,茗椀策勋香事仍。
题曾氏松关白云。元代。邓雅。 白云何处宿,旦暮绕松关。变化能为雨,氤氲长在山。湿添枝叶重,晴锁户庭閒。未可自怡悦,从今愿往还。
博望驿登小亭次韵。明代。陈洪谟。 驿舍何年构此亭,登高小坐有馀清。风翻翠竹来淇上,云绕前峰忆洛城。瘴海羽书随雁过,晨门箫鼓放人行。民穷尚说频年旱,田里萧条久废耕。
颂古三十一首 其二十八。宋代。释安永。 掀翻海岳求知己,雪刃横身立太平。野老不知尧舜力,鼕鼕打鼓祭江神。
景臣同年郏兄作亭于公居之池上予登而名之曰梦草且赋诗以志焉。宋代。祖无择。 新构俯涟漪,名标谢客诗。窗明溪雨过,槛静竹风吹。贺厦应容燕,巢莲亦许龟。何人倦漂泊,此地好追随。兀兀乘篮舆,厌厌倒接䍦。秋芳正堪赏,樽酒莫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