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浣溪纱朗读

父老争言雨水匀,

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

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朗读

古诗浣溪纱相关作品

著述桑榆惜景光,丹缃翠墨郁奇香。跋搜尧圃再三辑,碑过兰泉五倍强。

闻见四朝存掌故,网罗百氏总津梁。子元忤俗虽同调,头白终期夙志偿。

率尔东游不裹粮,斜风洒雨遍船凉。都无长物惟存砚,净扫闲心剩爱香。

十载索居成懒癖,一生多累为柔肠。欢筵到处兴悲感,羞听狂时旧乐章。

鹄袍再著姑行法,雁塔重来定策名。大尹前呵宽贾岛,相君十反访州平。

故溪旧有钓鱼石,平地今多陷马坑。不信天公囚两鸟,一鸣会遣百虫惊。

忽见除书到,韩君又学官。死生纵有命,人事始知难。
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山夫与刺史,相对两巑岏。
干禄无便佞,宜知黜此身。员郎犹小小,国学大频频。

和风起天路,严气消冰井。索索枝未柔,厌厌漏犹永。

夜合花开昼漏迟,王孙游骑出平堤。玉鞭缓策青林下,回首风前听子规。

平生我知竹,竹岂不知我。澹然万虑空,竟日林下坐。

一一青珊瑚,时时苍雪堕。翠羽何处来,清梦忽惊破。

春雾今宵气稍清,空江一舸客心惊。

东流浊浪冲山动,西望长庚似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