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从陵阳钓。
挂鳞骖亦螭。
方寻桂水源。
谒帝苍山箜。
辰哉且未会。
乘景弄清漪。
瑟汩泻长淀。
潺湲赴两岐。
轻苹上靡靡。
杂石下离离。
寒草分花映。
戏鲔乘空移。
兴以暮秋月。
清霜落素枝。
鱼鸟余方翫。
缨緌君自縻。
及兹畅怀抱。
山川长若斯。
将游湘水寻句溪诗。唐代。谢朓。 既从陵阳钓。挂鳞骖亦螭。方寻桂水源。谒帝苍山箜。辰哉且未会。乘景弄清漪。瑟汩泻长淀。潺湲赴两岐。轻苹上靡靡。杂石下离离。寒草分花映。戏鲔乘空移。兴以暮秋月。清霜落素枝。鱼鸟余方翫。缨緌君自縻。及兹畅怀抱。山川长若斯。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书通济僧壁。宋代。陈舜俞。 丹包赤实破苍颜,冬至都无十日闲。剩选黄柑留过客,天寒谁肯更寻山。
余居金川玉笥之间以渔樵耕牧为乐赋诗四首 其一。元代。邓雅。 落日照广川,袅袅垂钓丝。远风忽徐来,飘飘吹我衣。彼物恒自得,此心澹忘机。渭川不可想,玄真乃吾师。
白牡丹。明代。桑悦。 一春无计消繁华,坐香傍色餐流霞。妖桃秾李俱小器,揩目晚看花大家。素质盈盈美无度,何年谪下瑶台路。精神飞入银河篇,体态都归洛神赋。神乐观主容台卿,空花压眼真无情。吾侪放浪为无事,东风斗酒消春晴。曾闻二本归天上,几度重瞳转相向。内园点缀黄金屋,禁苑安排紫丝帐。朅来此种留人间,托根洞府非尘寰。随时穷达花不识,天游何必乘青鸾。万事到头俱琐琐,大观万物皆无我。半醉题诗谢主人,名花可铸传千古。
上颂醇亲王庚寅七月 其九。清代。曾广钧。 湘州下士百无似,畴昔纵横览霸书。一观天人深自幸,欲从车骑愿徒虚。即今丹地容鸣佩,犹羡兰锜可曳裾。异日朝廷求将种,甘抛铅椠拥犀渠。
瓶中红白二莲五首 其四。宋代。杨万里。 白莲半莟未开时,看作红莲更不疑。到得欲开浑别了,玉肤洗退淡胭脂。
谒曾祖提刑墓。宋代。万俟绍之。 簪缨辉映绍兴间,身后清贫陋巷颜。犹有云仍在西浙,远思霜露拜南山。祖风三世未应息,天道百年今好还。欲去欲留松一路,藤花染泪路斓斑。
新迁南庄,喜友人送菊,用李中麓次唐荆川咏菊韵二首 其二。明代。李如一。 老非壮盛貌愁霜,陶爱霜花啐霭堂。我未折腰因贱异,花侵啐面逞丛芳。重阳过后犹含蕊,五柳名存愈觉香。物为高人增市价。得称处士景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