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无不在天涯,莫恨秦关道路赊。缭绕城边山是蜀,
弯环门外水名巴。黄头卷席宾初散,白鼻嘶风日欲斜。
何处一声金磬发,古松南畔有僧家。
题友人寓居。唐代。唐求。 寓居无不在天涯,莫恨秦关道路赊。缭绕城边山是蜀,弯环门外水名巴。黄头卷席宾初散,白鼻嘶风日欲斜。何处一声金磬发,古松南畔有僧家。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
唐求。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送绵竹王主簿。宋代。曹彦约。 渴想才名不计年,得诗甜处彻中边。知君眼里藏青白,吒意杯中别圣贤。万里偶逢多幸耳,一朝相别两茫然。荣归蜀道川涂稳,莫漫嚱吁信谪仙。
赠散木和小修韵 其二。明代。袁宏道。 腐儒偃蹇鬓毛残,三十身闲众所难。向客不题俗姓字,避人真著古衣冠。宝刀入屋心犹侠,老马怜途泪未乾。学道莫须占影草,只应行出尽头竿。
次韵方叔。宋代。方岳。 江楼识面一跫然,语带烟霞似欲仙。山雨竟寒清夜约,好风吹落碧云篇。相逢客路思归日,几立梅花欲暮天。有兴话诗吾傥住,一蓑须办雪溪船。
南乡子。宋代。黄庭坚。 黄菊满东篱。与客携壶上翠微。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不用登临恨落晖。满酌不须辞。莫待无花空折枝。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节去蜂愁蝶不知。
寒食旅怀。明代。谢榛。 蓟北惊寒食,淹留几自嗟。春风来燕子,落日在桃花。丘陇行边泪,江湖梦里家。不知疏懒客,何物是生涯。
题方用方林塘幽趣图。明代。郑关。 何处发清兴,林塘横绝标。羡君林塘有幽趣,为君醉作林塘谣。我为林塘吟,尔得林塘乐。长风捲雨白日来,池瀑淙淙向人落。三峡长江动地回,摇波转汐送林隈。当窗屴崱翠可爱,百尺芙蓉天外开。寒梅水竹连芳野,鸂鶒凫鹥满沙墅。丰草能为冬夏青,飞云不管晨昏度。坐来谷籁飘林樾,清景令人爽毛骨。为君去此谢浮名,还山却扫林塘月。
寿比部吴孟浚尊人念江八十。明代。何吾驺。 凡鸟栖枳棘,野鹜营稻梁。九霄览高德,众仰维凤皇。相维吴太翁,若为盛世翔。平生慎言诺,林樾爱景光。读书以淑世,山静知日长。渊源溯自始,修祠念宗祊。以及马鬣封,拱木必追扬。子姓咸拱揖,曰维翁之功。维翁罔或懈,曰其敢不将。祖宗式来歆,是用降百祥。子姓交欣欣,咸以祝无疆。其岁在戊辰,令子骤腾骧。赫赫服尔官,起家司农郎。皇恩笃所生,爵翁玉鸣珰。翁既秩清署,谦挹协珩璜。曷从达官游,抱志泉石盟。夜分览古史,格言纪缥缃。古道照颜色,毋或废权衡。自谓笔为钓,取乐砚为耕。令子敦乃职,直道与时撄。飘然归子舍,诉诉视阶楹。戒之安若命,毋为剖不平。谓己为无罪,何以奉主成。但自从吾游,三径有馀芳。是用多岁月,天机自徜徉。中原乱烽火,高居发慨慷。闻之九千秋,翁寿偕毋双。康健无与比,玉树森成行。世家盛门阀,指顾羡笏床。乃应太史占,岁星在闽乡。圣主急遗贤,岩穴贲玄黄。令子出大用,毋负亶栋梁。翁心本忠君,天寿翁永昌。窃拟九如诗,祇心颂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