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丁谓。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唐多令 其三。清代。朱祖谋。 少年不作消春计。孤负酒旗歌板地。好天良夜杜鹃啼,今日逢春须著意。斜阳烟柳回肠事。小雨阑花千点泪。等閒寻到眼前来,欲避春愁除是醉。
和匏庵观治园和韵。明代。沈周。 散直乐清燕,缓带行园中。辟荒自伊始,有力适我佣。群砾一何多,琐屑错蒿蓬。渐理塍与沟,脉脉见泉踪。作者苟不划,奚忧植难丰。况喜临皇畿,春早气自葱。好鸟鸣树颠,东方至和风。勿去观小道,治国将无同。
正月二日朱孟瑜宅赏灯是日有雪。明代。张宁。 爆竹烘炉炭未灰,朝元才罢赏心催。鳌峰瑞应三呼起,火树花兼六出开。老去喜逢春宴蚤,晦馀先借月明来。临安旧事依然在,更待官灯上戏台。
沅州道中四首 其二。明代。何景明。 岁月惊长道,风尘惜旧绨。钩云盘曲磴,沿月溯回溪。南国疲征敛,西戎厌鼓鼙。山深正愁绝,落日鹧鸪啼。
题真仙岩。宋代。松庵道人。 千岩万壑倚晴空,此洞真奇迥不同。未数洞天三十六,想移当日太清宫。
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诗四联演成八韵。宋代。杨公远。 水边篱落忽横枝,不受狂蜂浪蝶知。万紫千红俱寂寞,三花五蕊自新寄。风号浪涌连天起,雪作云凝拂地垂。此景此时难著脚,输渠耐冷立江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