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柳野梅西郭路,昆桥直接丰桥。相思百里不辞遥。
春山同载酒,月地共联鏕。
南去北来人自老,怜予心旆摇摇。短亭暂别亦魂销。
生烟寒漠漠,飞霭晚潇潇。
临江仙 送刘珥江洎杨许二子。唐代。杨慎。 官柳野梅西郭路,昆桥直接丰桥。相思百里不辞遥。春山同载酒,月地共联鏕。南去北来人自老,怜予心旆摇摇。短亭暂别亦魂销。生烟寒漠漠,飞霭晚潇潇。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山居诗三首呈诸道侣 其二。元代。丁鹤年。 日日看山眼倍明,更无一事可关情。扫开积雪岩前走,领取閒云陇上行。不共羽人谈太易,懒从衲子话无生。划然时发苏门啸,遥答风声及水声。
杂诗三十二首 其三。明代。李梦阳。 共工触山折,夸父去无还。娲氏怀忧伤,鍊石思造天。妖姬鼓哀瑟,嬉戏王台间。草昧怨无侯,哲者中自煎。小鸟填巨海,芦灰遏洪川。力诚有不及,心情良可怜。
卧病杂题。宋代。陆游。 终日常辞客,经秋半在床。爱穷留作伴,谙病与相忘。灶婢工烹粥,园丁习写方。今朝有奇事,久雨得窗光。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宋代。晏几道。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七夕。唐代。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答许待制依韵。宋代。刘敞。 水衡钱朽太仓陈,均逸于藩布上仁。期月政声归卧理,旧邦风物变车邻。怀章昔别江湖永,辞剧由来意气真。召伯甘棠大山赋,去思留得与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