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词场共着鞭,当时莺谷喜同迁。
关河契三千里,音信稀疏二十年。
君遇已知依玉帐,我无才藻步花砖。
时情人事堪惆怅,天外相逢一泫然。
赠邓洵美。唐代。李昉。 忆昔词场共着鞭,当时莺谷喜同迁。关河契三千里,音信稀疏二十年。君遇已知依玉帐,我无才藻步花砖。时情人事堪惆怅,天外相逢一泫然。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李昉。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和李别驾赏牡丹。元代。高明。 绛罗密幄护风沙,莫遣牛酥污落花。蝶梦不知春已莫,鹤翎还似暖生霞。诗呈金字怀仙客,手印红脂出内家。独羡沉香李供奉,清平一曲度韶华。
游黄山 其一。清代。汪天与。 已买富春舟,帆挂渔梁下。欲去桡忽停,且命山中驾。山僧昨夜来,为道山灵讶。如何独我遗,讵待毕婚嫁。清净债须偿,曷不十日假。一路凉风生,山深岂知夏。时雨慰三农,高低看䆉稏。村鸡云中鸣,飞泉树杪泻。升高自云岭,步步穿石罅。百里山程遥,杨川连洽舍。人家如络绎,著姓惟蒋谢。伊昔我先公,外氏缔姻娅。谼中此地开,文坛擅无亚。宾从日如云,游赏恒卜夜。我来觅前踪,蒿莱没台榭。石梁坏何年,双溪独木架。病涉涨偏多,行人每舌咋。长者谁捐金,飞虹复将跨。行僧佛岭徒,知我远相迓。为言程已半,明日到犹暇。山蔬供饱餐,一榻禅房借。
分水庙。清代。戴敦元。 云散星驰不尽流,殢人江海思悠悠。出山岂特分清浊,歧路无端感去留。咫尺便成千里别,萦回难挽百年愁。最怜萍叶随波去,夜夜寒情上客舟。
次韵马少卿经筵纪盛。明代。王鏊。 紫阁黄扉敞肃清,晓鸡声里候天明。腐儒挟策趋朝署,天子垂衣坐迩英。斋已敢忘程正叔,疏家多笑郑康成。从来端本澄源地,浅学无禆愧此生。
赋得招隐。南北朝。伏知道。 招隐访仙楹,丘中琴正鸣。桂丛侵石路,桃花隔世情。薄暮安车近,林喧山鸟惊。
送杨将军。唐代。耿湋。 一身良将后,万里讨乌孙。落日边陲静,秋风鼓角喧。远山当碛路,茂草向营门。生死酬恩宠,功名岂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