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
厌树遮山色,怜窗向月明。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清。
辞郡守李公恩命。唐代。恒超。 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厌树遮山色,怜窗向月明。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清。
恒超,五代高僧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来到山东无棣县开元寺(疑大觉寺另名。开元二十六年,即738年,唐玄宗敕令各州具代表性之佛寺与道观改称开元寺或开元观,而新建立者亦以‘开元’命名,作为国家统制佛、道二教之机关。),挂锡开元寺,在寺东北隅另创一院,弘讲经论。一住20余年,宣讲经、论各30多遍。后汉乾祐二年(949),七十三岁逝,僧腊三十五。具荼毗礼,收舍利二百余颗分施之。外缄五十颗,于本院起塔以葬之。 ...
恒超。 恒超,五代高僧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来到山东无棣县开元寺(疑大觉寺另名。开元二十六年,即738年,唐玄宗敕令各州具代表性之佛寺与道观改称开元寺或开元观,而新建立者亦以‘开元’命名,作为国家统制佛、道二教之机关。),挂锡开元寺,在寺东北隅另创一院,弘讲经论。一住20余年,宣讲经、论各30多遍。后汉乾祐二年(949),七十三岁逝,僧腊三十五。具荼毗礼,收舍利二百余颗分施之。外缄五十颗,于本院起塔以葬之。
题拱北楼。元代。曹伯启。 相君素有平南策,吴会新成拱北楼。鼓角壮怀藩镇肃,轩窗豁眼海天秋。岁时玉帛修臣节,政事金汤写帝忧。民物熙熙无异议,戎葵倾日水东流。
读文山传三首 其一。明代。薛瑄。 朔气萧森岁向深,挥戈抆泪动哀吟。艰危已竭回天力,慷慨犹存捧日心。海水寻常秋月冷,塞云千里暮星沉。悠悠往事都如梦,只有孤忠照古今。
归途轿上口占。宋代。虞俦。 三尺苍头佩酒壶,篮舆稳度白毡铺。凭谁为把无尘笔,画取先生看雪图。
上元日昼卧。宋代。陆游。 积雨连上元,孤愁卧空馆。宿酲殊未解,欲起意复嬾。床敷蛮毡稳,被拥吴绫暖。残香碧缕细,软火红焰短。虽云少睡眠,聊喜屡展转。昏昏忽已暮,一笑呼茗碗。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应物顷贰洛阳常有连骑之游)。唐代。韦应物。 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犹存袖里字,忽怪鬓中丝。客舍盈樽酒,江行满箧诗。更能连骑出,还似洛桥时。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宋代。吴潜。 撩我归心更欲归,绿英已是换红菲。分明不似高空鸟,无弋无矰到处飞。
依韵和毅夫百花洲新桥。宋代。陆佃。 省中何必就尚书,且向新桥一振裾。娇女顷嫌撑小艇,偏亲今喜度安舆。假饶跨鲤终难学,除却垂虹尽不如。从此使衙乌亦好,岂无遗爱在胥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