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夏辞故里,涉秋未停车。宾友坐离阔,田园想榛芜。
感兹风露朝,起望一烦纡。眷彼忘言子,郁郁西斋居。
俯饮苍涧流,仰咏古人书。名应里闾荐,心岂荣利俱。
琅然抚枯桐,幽韵泉谷虚。褰裳欲往听,乖隔靡所如。
怀子厚。唐代。朱熹。 中夏辞故里,涉秋未停车。宾友坐离阔,田园想榛芜。感兹风露朝,起望一烦纡。眷彼忘言子,郁郁西斋居。俯饮苍涧流,仰咏古人书。名应里闾荐,心岂荣利俱。琅然抚枯桐,幽韵泉谷虚。褰裳欲往听,乖隔靡所如。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金山贯道人跨水作亭余为名以枕流亭成而仆欲去作二诗因以留别 其二。宋代。周紫芝。 与师同是一山云,吹落江西却再分。聚散人生俱似梦,虎溪重过不烦君。
山亭柳。金朝。王哲。 春景精研。花草新鲜。夏日赫绽红莲。忽然秋早至,见山亭、柳上鸣蝉。飙地朔风来到,飘白雪、遍山川。百岁光阴如撚指,一灵真性好搜玄。得后总周全。养就神和气,结成丹、灿灿团圆。五道耀明齐聚,簇拥上、大罗天。
王汉宗同宿寺楼求跋所编族谱。清代。陈宝琛。 独于异俗行家礼,族谱亲编见本原。对榻寺楼无月夜,海天别后总留痕。
游后园。南北朝。萧子良。 托性本禽鱼,栖情闲物外。萝径转连绵,松轩方杳蔼。丘壑每淹留,风云多赏会。
图翁瓜圃出故淮东使者方诗境所藏杨补之三友。宋代。释居简。 画寿诗中境,人修地下文。金兰三友合,泾渭两边分。冻壑层攲盖,炎天独欠君。莫嫌疏影瘦,及与欠清芬。
酬海藏主纸扇歌。宋代。张宪。 海一沤,气骨有似生骅骝。凡缰俗络羁不得,西望八骏瑶池游。终焉不遂志,屏弃妻子,祝发为比丘。遨游名山川,脚趼不肯休。誓绝俗士交,有语常不酬。西来贻我白纸扇,潇洒不画三湘秋。双石相对峙,不压长江流;上有秀发翁,踞坐披羊裘;手垂独茧丝,下挂直铁钩,其意不在鳝与鳅;凉风从西来,短发吹飕飕。故人位九五,驾六龙,垂冕旒。谏议亦好官,视若囹圄囚。作书骂丞相,傲气淩公侯。天星彻夜闹,帝座疑有忧。胡为太史公,仰观劳心眸。偶然共卧伸一足,误压天子腹,奚足尤!飘然纳爵去,天子不可留。清滩七里水如玉,上缚草庐下舣舟。有时耕白云,鞭青牛,何庸图像南宫楼。我今把钓钓台去,海沤此意知我否?海沤此意知我否?
与客送仲白葬回登石室。宋代。刘克庄。 绝顶荒寒断客过,偶携之子共扪萝。纵观天外皆鲸浸,下视城中等蚁窠。悼友孤怀方濩落,逢僧逆境暂销磨。夜归剩乞松明火,霜满前山滑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