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粗有辟邪方,不怕鱄鱼解降殃。
今雨收功真溥博,早秋得势已凄凉。
豳场栗栗方登谷,汉甬陈陈可峙粮。
此是边筹居第一,贾生表饵且韬藏。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唐代。吴潜。 先生粗有辟邪方,不怕鱄鱼解降殃。今雨收功真溥博,早秋得势已凄凉。豳场栗栗方登谷,汉甬陈陈可峙粮。此是边筹居第一,贾生表饵且韬藏。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梦后怀垫巾楼。明代。程嘉燧。 移居无复垫巾楼,归梦依然在上头。元与江湖豪士卧,似闻风雪故人投。窗间塔影池边小,寺外村光雨后收。仿佛昔时同舍客,月明阑槛并船游。
同年胡前冈母恭人八十寿诗 其一。明代。罗洪先。 崇阀凝繁祉,慈闱积永年。历更五朝后,名达两宫前。娱綵随卿月,行厨借御烟。至今逾一纪,福履益穹然。
王世赏所藏林良双凤图。明代。李东阳。 凤凰何来自丹山,一举千仞不可攀。鸣声入云光耀日,倒影下堕苍茫间。梧桐作巢倚空碧,俛首啄食青琅玕。遂令三百六十种,风翎露翼空阑珊。虞廷周甸信烜赫,鲁门汉府皆虚谖。九苞六象杳莫睹,谁遣图画留人间。翰林王君好奇者,家有丹青绝潇洒。巾藏箧裹二十年,云是林良旧时写。斯人画格独羽毛,爱此天然非物假。由来象外有神助,犹恨当时知者寡。圣朝至治登虞唐,手持玉烛调阴阳。贤人在位吉士出,岂以异物充祯祥。王君矫矫人中凤,端合置之白玉堂。超宗奇毛本异种,吾见先公居庙廊。君当奋飞隘八极,我已避路看翱翔。太平有象须黼黻,不独文字争辉光。
颂古三十九首 其三十一。宋代。释道枢。 十方世界一面镜,镜里看形未足真。摸著鼻头渠是我,那时方见本来人。
游旧乌衣几俊人,忘年属赏性情真。面城差适闲居乐,近市能安里舍尘。
羁旅乍违莼菜国,览揆欣遇菊花辰。君家佳句聊相赠,已是清明六世民。
奉寿寒溪陆先生八旬初度二章率用本家事而末句乃放翁诗也两翁名德高怀无不相似又皆身历六朝若符节云 其二。明代。王彦泓。 游旧乌衣几俊人,忘年属赏性情真。面城差适闲居乐,近市能安里舍尘。羁旅乍违莼菜国,览揆欣遇菊花辰。君家佳句聊相赠,已是清明六世民。
和陶杂诗七首 其五。明代。归昌世。 束发万里志,终焉老一经。夕秀复朝华,孺子多早成。老少不相及,时事亦变更。隐几静焚香,和墨书《黄庭》。草莽无远图,不寐晨鸡鸣。兵食仰东南,怆然伤我情。
题梅送廖子谟 其二。明代。杨士奇。 送行折赠一枝梅,想见家林次第开。解绂何时共归去,岁寒花底共衔杯。
鹧鸪天 其一 重九日敬用遁庵兄韵。金朝。段成己。 那得工夫上酒楼。谁家皮里更阳秋。但教閒事心头少,免致清霜镜里稠。休咄咄,尽悠悠。佳时来往亦风流。百年光景无多子,请向尊前听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