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豪气恨沉沦,缪意诗书可庇民。长笑壮年无一事,微吟只有故人亲。
和胡戢七首 其七。唐代。晁补之。 少时豪气恨沉沦,缪意诗书可庇民。长笑壮年无一事,微吟只有故人亲。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投金濑。清代。王家枚。 三十不嫁养母氏,濑水之旁奇女子。不图亡命伍大夫,乞食穷途偶戾止。顾瞻雄伟本不凡,一饭周恤等閒耳。湛湛之日当午天,图报勿泄胡至是。此心如玉复如冰,一掷奋身濑木死。他日赍金欲报难,聊以明心投诸水。淮阴一饭酬千金,丈夫得志当如此。
咏古 其三。清代。寻乐。 疾常从口入,智者谨腐肠。祸常从口出,君子尚括囊。房周众宾客,嘲谑成中伤。雌鸡化为雄,佣者老梁砀。
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宋代。晁补之。 建隆以来论人物,得士与古相低昂。人才历数仁祖世,后生嵬琐无复望。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少时学问圣贤说,松柏岁寒观老节。得官乌府不须臾,正色空闻动帷闼。铄金众口未必然,天与名城慰萧屑。王师顷缚山西酋,朝廷却怀西顾忧。凉州旄钺何足恃,岐陇须公勤传邮。平生经国有雅意,乘流得坎惟所值。作官施设要近民,金马严徐等儿戏。诏书宽大人乐生,吏安为弛威不行。金城那可无粟守,尧舜与民宁并耕。茶盐资国何必古,俗儒徇名不知务。精神折冲在本强,要以雍容在苍遽。知无不为公自期,岂弟君子神所私。秦山渭水照车马,属城列县观威仪。此行属任良不恶,金鱼新佩明光墀。谁言直谏居内少,淮南盗铸烦抚绥。时平王度日金玉,岁晚汲公还见思。
游华氏农场四首 其四。近现代。龚锡圭。 园林空旷辟农场,侥幸芳邻隔一墙。春日晴和风景好,万花满树蜜蜂香。
客边 其三。元代。王冕。 飘荡将何倚?凄凉不自禁。江湖千里梦,风雨五更心。游子黄金印,幽人绿绮琴。渠方汩朝市,吾合老山林。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唐代。王维。 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
辛未生日志感 其二。清代。杨廷理。 欣偿夙愿历深山,自在寻吟暮雨湾。权勇不矜心坦荡,猛宽相济语雍娴。三灾恰共黎番苦,二端平分水月间。审处熟思凭一己,几回搓手怅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