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侯岁覆春堤料,居不曾闲须我劳。
未嫌清浊各有携,匪报琼瑶以为好。
吏诃单绞自可更,儿笑接罹从复倒。
为怜徒步此青袍,重忆归来着黄帽。
官忙未向林野疏,时清不废诗书傲。
梨花如雪许重寻,秋实垂墙晚方到。
过刘季孙。唐代。晁补之。 刘侯岁覆春堤料,居不曾闲须我劳。未嫌清浊各有携,匪报琼瑶以为好。吏诃单绞自可更,儿笑接罹从复倒。为怜徒步此青袍,重忆归来着黄帽。官忙未向林野疏,时清不废诗书傲。梨花如雪许重寻,秋实垂墙晚方到。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诗偈 其一四五。唐代。庞蕴。 平等无有二,终日同宅住。世人不了妄,心生外缘取。取得外相佛,乐却变成苦。苦即诸法生,大海从何渡。为报知音者,好好看道路。
赣江曲 其五。明代。区大相。 二日看山快旅情,不知虚骇已多经。傍人莫怪舟行稳,来往溪禽识使旌。
木犀著雨。宋代。释居简。 拟续小山吟,庭犀渍弗禁。再花仍剪剪,十日苦涔涔。堕砌金难燥,随沟玉不沈。安知广寒殿,几日扫重阴。
次韵曹实听舅氏弹琴。宋代。方岳。 有客夜鼓龙门琴,风露漠漠侵秋庭。妙弹幽响落指外,此意难以两耳听。参横斗转四山寂,但闻别鹤之夜怨,离鸾之晨岑。挐音谁适鸣沧浪,寅缘苇间情衋伤。忽然浩叹声轩昂,二十八宿俱韬藏。少焉月出流寒光,但见山苍苍兮江泱泱。尔乃舂容大篇,寂寞短章。谬攸一笑天所吝,亦恐此乐不可常。吾当为君谱入渭阳操,莫弹履霜似伤孝。碧桐翠竹夜生寒,折扬皇华何足道。人生百年几今夕,我思古人心忽忽。黄金拟铸锺子期,此言每堕槐安国。
徐南卿招饭。宋代。陈造。 徐郎陋巷四立壁,乘间亦戒宾友食。慈亲衰鬓不供剪,定卖春衣典书册。念君治具良骚骚,与渠侵早来得得。小楼十客不馀地,犹胜陶翁劣容膝。江西米{上臨下米}丝作窝,吴国香粳玉为粒。嗣宗阿戎各好士,笑颉羹鄙仍妇德。老子旅寓得此饱,勃郁诗情喙三尺。出门未妨雨垫巾,万屐声中缓归策。
题落叶。唐代。司空曙。 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飒岸浮寒水,依阶拥夜虫。随风偏可羡,得到洛阳宫。
客许惠木犀而花殊未开三绝 其三。宋代。周紫芝。 旧日江南路,霜裘晓树间。无香供晏坐,有梦到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