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王台上几追陪,台上鸦鸣古甓摧。
每对灯前青玉笛,不辞花下白银杯。
九重幽梦骊驹近,百卉佳时鷤圭催。
更约欢呼须继日,从教河汉卷星回。
别关景晖二首一。唐代。晁补之。 邺王台上几追陪,台上鸦鸣古甓摧。每对灯前青玉笛,不辞花下白银杯。九重幽梦骊驹近,百卉佳时鷤圭催。更约欢呼须继日,从教河汉卷星回。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九日吴山登眺作。明代。皇甫汸。 昔数登高节,今当故国台。游龙孟生去,戏马宋公来。信美吴山曲,标奇茂苑隈。扬帆泛清浅,张组历崔嵬。潭影涵空洁,岩霏杂翠回。凌飙知气肃,践露觉年催。旅迹鸿初至,蓬心菊始开。谁能对舞袖,犹自惜行杯。
横吹曲辞。长安道。唐代。白居易。 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
和人寄寇昌朝韵。宋代。李廌。 久料腾骧空冀北,如何留滞困周南。闻君载酒访狂客,把酒为君当剧谈。上国分携今已久,丹砂未就我怀惭。六蜚驾驭须天马,吾恐骅骝备两骖。
公子二首 其二。明代。陶安。 翩翩贵公子,新自塞垣归。雕翅珠玑帽,龙纹锦绣衣。花前牙板按,灯下羽觞飞。愿汝崇清素,农桑业尚稀。
除夕徐子与宅得年字。明代。谢榛。 客里岁时迁,还来醉此筵。吴歌怜《子夜》,潘鬓感丁年。列炬明深院,繁星动远天。宫梅殊有意,更向早春妍。
游仙诗十九首 其十二。魏晋。郭璞。 纵酒蒙汜滨,结驾寻木末。翘手攀金梯,飞步登玉阙。左顾拥方目,右眷极朱发。
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得江字。一作充使)。唐代。岑参。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平明犹未醉,斜月隐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