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岳牧著民庸,十载岷峨帝眷隆。
草带雨锄周圃绿,粟和烟挽汉关红。
活人阴德深无尽,寿国良方用不穷。
一转钧间内阁去,天涯岁岁囿东风。
寿遂宁李漕。唐代。李曾伯。 自从岳牧著民庸,十载岷峨帝眷隆。草带雨锄周圃绿,粟和烟挽汉关红。活人阴德深无尽,寿国良方用不穷。一转钧间内阁去,天涯岁岁囿东风。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送王给事中使交南。明代。丘浚。 中原才子称华簪,万里翱翔快壮心。论俗好传司马檄,归装宁载尉陀金。川原辽邈荒唐县,父老依稀说汉音。莫过遗墟问前事,鹧鸪啼处乱山深。
题董北苑山水。元代。鲜于枢。 爱山不得山中住,长日空吟忆山句。偶然见此虚堂间,顿觉还我沧洲趣。阴厓绝壑雷雨黑,苍藤老木蛟龙怒。岸石荦确溪涧阔,知有人家入无路。一重一掩深复深,危桥古屋依云林。是中宜有避世者,我欲径去投冠簪。源也世本膏粱子,胸中丘壑有如此。后来仅见僧巨然,笔墨虽工意难似。想当解衣盘礴初,意匠妙与造化俱。官閒禄饱日无事,吮墨含毫时自娱。谁怜龌龊百僚底,双鬓尘埃对此图。
方石将谒陵愧斋席上赠别一首。明代。李东阳。 百里郊原眺望通,又骑羸马逐溪风。官清屡伴词林幕,地僻休过泮水宫。啼鸟落花春早晚,乱山残雪路西东。因君却忆中元事,何限高情笑语中。
再次韵并寄宁州孙子发。宋代。李之仪。 顾我从来奈烹煮,况复颠风并怪雨。出门未必趁鸿鹄,闭门何曾下縿缕。比来重作坐禅僧,日与虚空相晤语。初非小智肯自私,终谓大国不可怒。倦途倾盖得吾人,独喜山行逢豹雾。仅愧依融累岁留,犹胜投闳经宿去。东州胜事久欲讲,老滕元将效怀祖。岂知敏手骤输君,使君方咏罗敷女。愿侍一笑作先容,试觉醍醐分酪乳。宁州别乘吾所畏,屹然万弩不得注。寄声到眼不须论,毕竟生涯谁能主。
杂诗 其九。宋代。唐庚。 多事定何补,寡言聊自温。蟹黄嗔止酒,车白劝加餐。濯足楼船岸,高歌抱朴村。愧无魑可禦,只益负君恩。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 海棠盛西蜀,豪压春风涂。三月浣花溪,游人鄙金珠。少陵时居瀼,诗史切太虚。独不被品藻,此理端何如。
初创二山。宋代。沈辽。 左山丛古木,萦带多美竹。右山少平地,硱磳断苍玉。于此岂无竹,萧疏倚岩谷。上参九顶道,俯浸青溪澳。于彼岂无石,嵌崖大如屋。景业读书处,基构有遗躅。始吾购二山,何为不相属。中间古兰若,台观当山腹。岩洞九十七,龙蛇所潜伏。昔人作轩榭,高深寄林麓。我乃巢西崦,手自亲锄斸。青溪漫无际,岛屿相重复。雨馀山更佳,春流涨平峪。下瞰池阳市,修烟弄芬馥。大江天上来,淮山点眉绿。老夫岂无意,落日傲鸿鹄。东岭亦诛茆,小庵粗容足。六峰引南睇,九华势相续。白云与谁期,千载媚平陆。清旷无俗韵,修明资远目。去秋已种麦,今春复栽粟。野老岂余欺,东坡幸膏沐。二山谁与适,最与枯藤熟。相见讵无人,顾我真麋鹿。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得此化馀年,不问君平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