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得虚檐寂溜声,起来云淡月微明。
只消一夜西风力,尽扫千山宿雾清。
农舍少酬终岁望,客途似过小春晴。
枝禽亦似欣欣意,飞入烟林自在鸣。
宁国道间喜晴。唐代。李曾伯。 怪得虚檐寂溜声,起来云淡月微明。只消一夜西风力,尽扫千山宿雾清。农舍少酬终岁望,客途似过小春晴。枝禽亦似欣欣意,飞入烟林自在鸣。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春日杂兴 其十二。宋代。韩淲。 茫茫天地宽,山水多回礴。一山复一水,又尔为聚落。聚落成城郭,贵贱分忧乐。岂不知其然,何苦生厌薄。
除夜独坐念诸儿女。近现代。王易。 三年忧患持冰檗,九服风云泣鬼神。点鬓无情惊换岁,回车何地不迷津。深杯自泻哀时泪,环堵难留片刻春。世难天涯悬骨肉,最怜孤烛异乡人。
经沛县 其二。明代。李孙宸。 几夜怜淫雨,河流益渺漫。鱼龙游第宅,舟楫出林峦。禾黍平畴尽,人烟野戍寒。差便征客艇,天上坐同看。
斋心。唐代。王昌龄。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西狩获麟。宋代。林希逸。 西狩知何获,惊嗟遍国人。自怜方叹凤,何事又逢麟。伊昔追戎地,于今较猎频。三家如此僣,一角岂为珍。笔绝真伤鲁,书成已系秦。同时多虎辈,谁信兽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