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沙路润无泥,潋滟溪流与岸齐。苒苒年华催我老,酣酣春意得人迷。
联珠便觉新诗富,浮玉还听雅唱低。杨柳缓摇阴正午,谁家篱落一声鸡。
和董令升舍人。唐代。王之道。 雨馀沙路润无泥,潋滟溪流与岸齐。苒苒年华催我老,酣酣春意得人迷。联珠便觉新诗富,浮玉还听雅唱低。杨柳缓摇阴正午,谁家篱落一声鸡。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皇后閤端午帖子 其六。唐代。胡宿。 寿觞百福融甘露,宝索千祥镂彩云。五日永逢佳令节,亿年长奉睿明君。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暑中竹色风仍雨,病里莺声喜破愁。
大熟十年无此作,微生一饱更何求。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三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暑中竹色风仍雨,病里莺声喜破愁。大熟十年无此作,微生一饱更何求。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
平江府饯丘知府致语口号。宋代。崔敦礼。 薰风卷旆趣归程,十万儿啼满路声。别恨江枫烟雨暝,愁云沙草晓波平。毁鞭莫遂留行意,开宴聊伸恋德情。从此吴人颂遗爱,棠阴千里日敷荣。
赠潘守愚思质昆弟 其六。清代。罗有高。 读书苦未多,据德苦未坚。凉凉取道远,骨肉愁南天。驰驱愧濩落,西食安清便。昔训日周复,宁令本志迁。
和王景文 其一。宋代。张孝祥。 陆行忌豺虎,水去怯风波。世路险犹尔,客中愁更多。吾生真漫与,天道合如何。千古兴亡意,临风一放歌。
卧病纪事。清代。李英。 吉也无终始,通财负我恩。儿曹痴不学,老病总销魂。计拙囊羞涩,愁多泪暗吞。冥冥将永去,三岛有乾坤。
秋狝诗。宋代。欧阳修。 豳籥迎寒至,商飙应节流。戎容修大狝,杀气顺行秋。多稼登方茂,三农隙始休。饮归军实献,誓众黻为裘。索享仪非蜡,围田礼异蒐。国威思远播,神武畅皇猷。
江行俳体十二首 其十一。明代。钟惺。 潮褪金焦岸稍巉,断虹嵌壁剑双椷。岚堆积翠深藏壑,雨隔残红半露岩。近海蜃睛朝列市,乘风鱼背昼张帆。新荷香遍吴江水,思制潇湘隐士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