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轮人扁,妙解书中义。
当其听读书,默识圣人意。
忽然释椎凿,有问发兹秘。
虽云圣人语,糟粕岂精粹。
齐侯诘其说,无说当致死。
请以斲轮观,固入要非易。
不徐仍不疾,心手在相契。
是中有数存,非言所能既。
扁也亦何人,所得用至此。
固知斯道在,天下本无二。
观君榜斯堂,令我端拜议。
想见堂中书,填箱溢巾笥。
纵横三万卷,一览悉能记。
左右逢其原,下笔不能缀。
我昔摄东城,君时尚童穉。
如闻侍先公,往矣江之涘。
崎岖三十载,於此忽相值。
出示诸公诗,圭璧烂庭瑞。
君家依水竹,亭台缭幽邃。
作堂於其间,读书乃其事。
嗜好与人殊,可以见君志。
明年冠群英,先正秘书字。
史佐才读书堂。唐代。王之道。 我闻轮人扁,妙解书中义。当其听读书,默识圣人意。忽然释椎凿,有问发兹秘。虽云圣人语,糟粕岂精粹。齐侯诘其说,无说当致死。请以斲轮观,固入要非易。不徐仍不疾,心手在相契。是中有数存,非言所能既。扁也亦何人,所得用至此。固知斯道在,天下本无二。观君榜斯堂,令我端拜议。想见堂中书,填箱溢巾笥。纵横三万卷,一览悉能记。左右逢其原,下笔不能缀。我昔摄东城,君时尚童穉。如闻侍先公,往矣江之涘。崎岖三十载,於此忽相值。出示诸公诗,圭璧烂庭瑞。君家依水竹,亭台缭幽邃。作堂於其间,读书乃其事。嗜好与人殊,可以见君志。明年冠群英,先正秘书字。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雪后游盘洲。宋代。洪适。 书事斜川日月同,行年过四逼衰翁。纵情自洗和陶笔,乘兴谁开访戴蓬。梅萼仅存难聚雪,竹根未稳不禁风。莫将野趣逢人说,冰上轻鸥西复东。
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十六。宋代。释慧远。 不参鼻祖禅,不使冬瓜印。倒拈定命索,单提不犯令。天堂地狱莫能收,佛界魔宫任意游。因寻清水闸,误入赤城州。
资善堂宴饯应诏。宋代。司马光。 士论归清德,皇心重老成。陈谟侍经席,得谢解尘缨。坐密金章并,行徐玉醴清。都门昔供帐,疏傅未为荣。
秋日陕州道中作。唐代。顾非熊。 孤客秋风里,驱车入陕西。关河午时路,村落一声鸡。树势标秦远,天形到岳低。谁知我名姓,来往自栖栖。
送张二尹赴铨司。明代。孙绪。 尘埃无处著诗囊,双耳松风万虑忘。墨迹妙传王内史,青袍不负段南阳。高谈邃古身如寄,回首疲民思倍伤。莫向离筵惜沉醉,卫河东下水茫茫。
浣溪沙 新竹。明代。叶纨纨。 百尺高抽出画墙。娟娟含粉秀冰霜。静临深院日初长。翠霭濛空笼曙色,清阴摇月照宵凉。南薰池馆占风光。
挽左司江公 其三。。许景衡。 宪府叨新渥,京华会卜居。迂疏惭琐琐,许与独渠渠。酬唱看遗墨,漂零送輤车。他年桐水上,雪涕更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