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诗人自一家,剪裁风月间莺花。凭陵堕绪篇篇胜,点缀馀妍字字斜。
远水连天来怨笛,烂霞烘日带栖鸦。法书警句真如此,流落桑榆重叹嗟。
读吴思道藏海诗集效其体。唐代。李之仪。 唐末诗人自一家,剪裁风月间莺花。凭陵堕绪篇篇胜,点缀馀妍字字斜。远水连天来怨笛,烂霞烘日带栖鸦。法书警句真如此,流落桑榆重叹嗟。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
破琴诗(并引)。宋代。苏轼。 旧说,房琯开元中尝宰卢氏,与道士邢和璞出游,过夏口村,入废佛寺,坐古松下。和璞使人凿地,得瓮中所藏娄师德与永禅师书,笑谓琯曰:“颇忆此耶?”琯因怅然,悟前生之为永师也。故人柳子玉宝此画,云是唐本,宋复古所临者。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还朝,宿吴淞江,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弹之有异声,就视,琴颇损,而有十三弦。予方叹惜不已,殊曰:“虽损,尚可修。”曰:“奈十三弦何?”殊不答,诵诗云:“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弦。此生若遇邢和璞,方信秦筝是响泉。”予梦中了然识其所谓,既觉而忘之。明日昼寝复梦,殊来理前语,再诵其诗,方惊觉而殊适至,意其非梦也。问之殊,盖不知。是岁六月,见子玉之子子文京师,求得其画,乃作诗并书所梦其上。子玉名瑾,善作诗及行草书。复古名迪,画山水草木,盖妙绝一时。仲殊本书生,弃家学佛,通脱无所著,皆奇士也。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新琴空高张,弦声不附木。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临江仙 其一。清代。况周颐。 老去相如犹作客,天涯跌宕琴尊。上阶难得旧苔痕。帘深春梦浅,香冷夕阳温。拾翠心情消歇尽,东风不度兰荪。言愁天亦欲黄昏。断魂芳草外,何止忆王孙。
畏雨。清代。杨廷理。 一日阴晴屡看天,晚收伊始兆丰年。扬花恰遇秋阳暴,撷实频惊宿雨绵。手执瓣香虔拜祷,心悬釐祝凛冰渊。浮云终惜东风扫,枉使愚忱苦自煎。
甲寅元日予七十矣酒间作短歌示子侄辈。宋代。陆游。 我昔自蜀归,百年已过半。观棋未终局,回视斧柯烂。饱知山林乐,富贵何足换。退休失健决,正坐闇且懦。齿发日衰残,岁月难把玩。萧朱尚或隙,籍湜固宜畔。出门无一欣,抚事有三叹。新年遂七十,推敬媿里閈。眷眷惜兹夕,凛凛畏明旦。豁然忽大笑,愁若春冰泮。穷达真两忘,生死付一贯。清尊既潋灩,硕果亦璀璨。拥门纷鼓笛,上寿列童冠。老翁亦忘疲,起舞影零乱。不独夸痴顽,自足洗患难。投床判宿酲,美睡到日旰。
憩翠微山下酒家 其一。清代。书諴。 疏柳危崖夹浅流,布帘茅店据清幽。黄花尚对昨年酒,白发新添此日游。近老情怀如短景,欲休官况似残秋。头衔苦被山翁问,将列云溪作醉侯。
春兴八首 其四。明代。宗臣。 建业春云咫尺看,云中宫阙旧长安。孝陵只在钟山上,紫气遥凭白日寒。剑佩千秋还凤舞,关河四顾自龙蟠。至今父老谈神武,匹马传书定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