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甘堂锦绣屏,长松何者擅亭名。
浮花过眼无多日,劲节凌寒尽此生。
暗长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气尤清。
长官不用求琴谱,但听风吹作弄声。
歙县岁寒堂。唐代。苏辙。 槛外甘堂锦绣屏,长松何者擅亭名。浮花过眼无多日,劲节凌寒尽此生。暗长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气尤清。长官不用求琴谱,但听风吹作弄声。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月夕得友偶集文选古诗句赋感怀一首。宋代。宋伯仁。 人生寄一世,但伤知音稀。明月何皎皎,游子寒无衣。客从远方来,携手同车归。愁多知夜长,各在天一涯。生平不满百,岁暮一何速。冠带自相索,何不策高足。还顾望故乡,冉冉孤生竹。含意俱未申,谁能为此曲。
雨中望皖公山不见因寄提举马大丞 其一。宋代。彭汝砺。 泊舟欲近皖公山,山在青云烟雨间。苍翠不容尘俗见,祇应留着待公还。
秋闺怨次斗山韵。明代。黄廷用。 秋入银河夜度霜,针楼无语理寒裳。独怜孤影灯前共,谁惜芳颜镜里妆。关塞月明归梦杳,江湖天远别情长。流华不与人相待,寂寞兰帏在一乡。
次济上人韵。宋代。王十朋。 老来未厌短檠光,又集青衿就故乡。却荷道人能具眼,不同时辈有他肠。心传潜涧源流别,首出新诗意味长。我亦笔头为佛事,未应中国异西方。
和周监丞闻京洛关中收复四首 其四。宋代。王庭圭。 河南新郡县,吾宋旧山川。乔木应犹在,遗民不记年。行人将汉月,持节照胡天。属国今无恙,遥知免齧毡。
解嘲。清代。孙原湘。 蚕眠小字綵笺投,绛帐遥开白玉楼。自是上官真慧眼,非关内史肯低头。裁将桃李成香阁,薰到芝兰借翠篝。值得旁人姗笑起,胜他长跪见公侯。
风日初晴薄游湖上圣因寺中花墅久闭沙弥以予至启之屏营良久。唐代。全祖望。 几忆当年凤辇来,重湖箫鼓彻层台。桥山弓剑都仙去,寂寞蔷薇一树开。